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化学实验室

作者:化学实验室
{"name":"化学实验室","sizeType":1,"icon":"./statics/block/686b5dc055cb4391b9e7b396ed927f3f.png","order":9999,"description":"","comp":""}

回复

求助,谁知道某种气体可以瞬间分解丝袜

作者:Ryanmfp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科普电视,某种气体可以使丝袜瞬间被分解(不要想歪,我可是狠严肃的讨论学术问题),英国伦敦貌似还发生过这样的事,那种神奇的气体是什么啊?纯理论哟
查看回复

理科生的浪漫,你能懂?

作者:轻舟过
来源:微博 话说锗的结晶构造和钻石一样么?
查看回复

【转载】《关于化尸水可行性的实验报告》

作者:小白是个天然呆
《关于化尸水可行性的实验报告》——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哪天你需要处理一具尸体……这是一份化学学霸们的化尸水……你还别说,万一,万一用到了呢~ 以科学的态度作死!给实验者跪了~~ [attach]161221[/attach]
查看回复

氢氧化碳

作者:interest96
氯仿受光照 2CHCl3+O2=光照=2HCl+2COCl2   理化性质   无色,高毒性气体,有窒息性气味; 空气稀释时,有一种干草的霉味。在0℃时冷凝为透明无色发烟液体。分子式 COCl2。分子量98.92。相对密度 1.381(20/4℃)。熔点 -118℃。沸点 8.2 ℃。蒸气压 161.96kPa (20℃)。蒸气密度3.4。微溶于水;易溶于苯、甲苯、冰乙酸和许多液态烃类。遇水缓慢分解, 生成一氧化碳和氯化氢。加热分解, 产生有毒和腐蚀性气体。万一有光气漏逸, 微量时可用水蒸汽冲散; 较大量时, 可用液氨喷雾解毒,也可被苛性钠溶液吸收。COCl2+4NH3→CO(NH2)2+2NH4Cl 侵入途径 实验室制取时,可用四氯化碳与发烟硫酸反应。将四氯化碳加热至55-60℃,滴加入发烟硫酸,即发生逸出光气,如需使用液态光气,则将发生的光气加以冷凝。   反应方程式:SO3 +CCl4 → SO2Cl2 +COCl2↑   反应机理如右图:   工业上通常采用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这是一个强烈放热的反应,装有活性炭的合成器应有水冷却夹套,控制反应温度200℃左右。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光气和减少设备的腐蚀,经过彻底干燥的一氧化碳在与氯气混合时,应保持适当过量。将混合气从合成器上部通入,经过活性炭层后,很快转化为光气。当选用规格为Ф700×2900的合成器时,每台可年产光气200t。   原料消耗定额:氯气(>99%)925kg/t;氧气(标准状况下)268(m3)kg/t;焦炭400kg/t。   氯仿,双氧水直接反应:   CHCl3+H2O2=HCl+H2O+COCl2(光气) ——氯仿保管不当易被氧化产生光气。   也可用双氧水制出氧气与氯仿反应:   2CHCl3+O2=2HCl+2COCl2(光气)   光气泄露后用水雾吸收,光气很容易水解:   COCl2+H2O=2HCl+CO2   也可用氯气和一氧化碳反应   Cl2+CO=COCl2(见光反应) 制法仅供参考....
查看回复

三氯甲烷

作者:interest96
氯仿,又叫三氯甲烷(CHCl3).一般可用下列方法制取. (I)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 CH4 +Cl2 →CH3Cl +HCl CH3Cl +Cl2→CH2Cl2 +HCl CH2Cl2 +Cl2→CHCl3(氯仿) +HCl CHCl3 +Cl2→CCl4 +HCl 这是一个链反应,缺点是反应不容易控制在生成氯仿阶段. (II)常用的生产工艺是三氯乙醛法.以漂白粉为氧化剂,将乙醇氧化成乙醛,然后漂白粉继续与乙醛作用生成三氯乙醛,三氯乙醛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存在下,生成三氯甲烷,再经冷凝、水洗、中和、沉淀、蒸馏而得产品。 制法仅供参考...
查看回复

甲氟膦酸异丙酯

作者:interest96
甲氟膦酸异丙酯,即沙林(沙林毒气)。   沙林,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研发的一种致命神经性毒气,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   化学式:C4H10FO2P   合成:甲基氧二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得甲基氧二氟化磷,与甲基氧二氯化磷及异丙醇反应,即得沙林。   甲基氧二氯化磷(三氯化磷与甲醇反应,得亚磷酸二甲酯,加热,得甲磷酸一甲酯,与三氯化磷及氯气反应得)甲醇可以轻松买到.三氯化磷(过量的磷与氯气反应,可得液态三氯化磷,2P+3Cl2(少量)=2PCl3,避免与水接触.因为三氯化磷遇水强烈水解,PCl3+3H2O=H3PO3+3HCl )   氟化氢(用氟化钙加浓硫酸加热,生成氟化氢。 CaF2+H2SO4(浓)====CaSO4+2HF(g) 反应在铜容器中进行,用铅容器接收。)   异丙醇(先用 90 ~ 95% 硫酸吸收丙烯 CH3CHCH2( 从热裂石油气分出 ) ,继加水分解异丙基硫酸,再用蒸馏法蒸出异丙醇。)   性质:   常温状态:无色水样液体   气味:无或微果香味   溶解度:可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互溶   水解作用:慢,生成HF和无毒残留物,加碱和煮沸加快水解   战争使用状态:蒸气态或气液滴态   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杀伤力极强,一旦散发出来,可以使1.2公里范围内的人死亡和受伤。它分液态和气态两种形式,一滴针眼大小的沙林毒气液体就能导致一名成人很快死亡。中毒后表现为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和剧烈抽搐等,严重的数分钟内死亡。   沙淋是有机磷酸盐会破坏生物体内的神经传递物质乙醯胆碱酯脢,生物的所有自主跟非自己肌肉运动是乙醯胆碱跟乙醯胆碱酯脢之间的一个平衡,破坏这个平衡的话,肌肉会只收缩而无法扩张。   主要会瘫痪呼系功能,缩瞳,肠胃痉挛剧痛,分泌眼泪汗水跟唾液的管道也会大量排放,会非常痛苦的死亡,而且立即发作发作到死亡剂量足够的话是2分钟左右。   沙林毒气是一种剧毒神经毒剂,通过过度刺激肌肉和重要器官影响神经系统产生致命效果。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仅一滴的剂量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致人于死地。这种毒剂可以以气体形式被人吸入,也可以透过皮肤渗入。受害者会因为肺部肌肉萎缩窒息而死,死前会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和视力模糊等症状。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这种毒剂,但没有使用。萨达姆被指称在上世纪80年代曾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使用了这种无色无味的毒剂。   1995年3月20日,日本的“奥姆真理教”利用该毒气制造的东京地铁毒气案,致使12人死亡,数千人中毒。是世界上首次出现利用。涉嫌这些案件的14人被以杀人罪起诉,其中2人被判死刑,4人被判无期徒刑。   沙林在体内的生化机制   二次大战期间,用来当化学武器与杀虫剂的这类有机磷化合物,提供研究人员一个线索而发现「醯基化酵素」(acyl enzyme)的化学结构,我们以DFP(Diisopropyl phosphorofluoridate)为模型来解释这个过程。体内的一些水解(hydrolase)可对酯类水解成酸与醇,以提供体内所需生化反应的物质,例如脂肪水解成脂肪酸与甘油,乙醯胆碱(Acetylcholine,Ach)水解成胆碱;而水解反应过程中会在酵素的活化中心,形成所谓醯基化酵素的中间产物。反应方程式中水解上丝胺酸的OH基与酯反应形成醯基化酵素,再催化水解作用。不过,DFP会与酯竞争结合水解,因而使得正常酯类无法进行水解反应   乙醯胆碱是神经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的一种,传递讯息的神经末梢都内含有乙醯胆碱的小泡。当神经脉冲(Nerve impulse)要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小泡就会释出乙醯胆碱,乙醯胆碱再越过突触(synapse)与受体结合,刺激更进一步的生化过程;或是Ach与乙醯胆碱酯(acetyl cholinesterase)结合,进行水解反应,形成胆碱(choline)以利回收、重新合成Ach,见图六所示。而这一步水解反应相当快,以确保此神经刺激反应非常短。但如果乙醯胆碱酯被外来的化合物抑制了(例如沙林、DFP等有机膦会与乙醯胆碱结合),则乙醯胆碱水解反应就被迫停止了,但此时受体却继续不断地接受乙醯胆碱的刺激而无法水解释回胆碱,如此一来会很快地造成生理上的不平衡,而导致死亡。当然如果此时能迅速利用一些解毒剂如阿托品(atropine)等来解除乙醯胆碱与受体之作用,就可避免死亡。 制法仅供参考....
查看回复

分离分析化学之 HPLC

作者:nikki
[i=s] 本帖最后由 nikki 于 2013-4-14 10:41 编辑 申明:我不确定所有括号里的中文是对的… 如果有错的,请参考英文…. 介绍: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名字就知道这个使用来分离液体的。 HPLC分析样品速度快,有高灵敏度。因为不同的 compounds 在column 里面移动的时间不一样,所以通过在 column 里面移动的时间可以判定有什么不同的 compound 在被测的液体里。好比说在无糖可乐里面含有 人工糖,咖啡因, 醋酰水杨酸,这些 compounds 是可以被分离出来,并得到一张这样的图。 图 1. 这张是无糖百事可乐的图。纵轴是 Area (没查到翻译…), 横轴是mg/mL(浓度?)。 三个不同的 peaks(顶点)代表了三个不一样的 conpounds。1.306min 的是 咖啡因; 2.457min 的是 Aspirin (醋酰水杨酸); 4.825min 的是人工糖。 因为不同的compound 在 column 里面移动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些 peaks 但是,样品准备个麻烦呐….. 4小时的实验有2.5小时在准备15个样品…. 。 图 2. Cloumn: main column 有两个部分组成,mobile phase 和 stationary phase。stationary phase 的主要成分是 Microporous Silica (微孔二氧化硅... 好奇怪...),pH = 8。 关于实验: 1. 固体样品要研磨,溶解,稀释,装瓶(应该是叫这个吧)… 2. 在这个HPLC实验中,常用容器是Volumetric Flask(刻度烧瓶);micropipet (微量吸移管)会用到,因为样品容器只能容纳是1.5mL,那个0.5mL 需要用微量吸移管取得 (那小瓶子好萌啊~)。 图 3:专用瓶子 [fold]http://sunny123aijiren.en.ec21.com/offer_detail/Sell_1.5ml_hplc_vial_for--11090397.html?gubun=S[/fold] 3. 所有溶液需要过滤。 减少误差: 1. 最好用装了溶剂dropper (点滴器)将固体粉末冲近容器里。这样以来可以减少固体粉末遗失,因为部分粉末会粘在 mortar(研钵)上。 图 4:研钵 [fold]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White-Mortar-and-Pestle.jpg[/fold] 2. 在sonicate(声波降解标本)之后,需要重新将溶剂添加至刻度烧瓶的刻度上,因为HPLA的溶剂多为易挥发液体。 暂时就是这样了,如果有问题,我很乐意回答。感觉我好像神马都没讲到...
查看回复

【求助】为什么我做的电位滴定没有突跃点

作者:咴咴咴咴咴咴
实验:注射用苯巴比妥钠的含量测定 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
滴定液体积E
0-50
123
238
351
466
582
6105
6.6123
7133
7.5140
8147
8.5157
9169
9.5192
10223
10.5243
11250
除了0的读数是等了很久才读的,其他的都是滴完就马上读数了。 求大神解惑! 该贴已经同步到 咴咴咴咴咴咴的微博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