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思辨堂

作者:系统
{"name":"思辨堂","sizeType":1,"icon":"","order":9999}

回复

关于“概念”的讨论

作者:royalkiller
由于基本观念和所处立场的相异,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争执。 在此我先提出一个关于“争执”的先验命题: 人们之所以发生争执,原因之一是他们未有澄清一些基本的概念,或是未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上达成共识 比如我举个烂大街的例子:“存在即合理” 例如A说:XX这个事物是不合理的;然后B说:你这个说法是不客观的,存在即合理;A反驳:那你说XXXX这个事物也是合理的吗?(以下省略) 我们很明显看出,A和B都没有澄清“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实际意义,而是用自身主观的先验思想替代了这个概念。 我个人的主观思想是:这种争辩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对一个基本概念的认知体系是混乱的,所以这只是一场个人价值观的碰撞而已,不能体现其任何学术价值。 以前在网上有幸看到过两个“民间科学家”的辩论,非常有意思:整场辩论基本看不到一个具体公式,他们几乎在用纯文字的语言来争论一个科学问题。 就像科学的思辨离不开定理和公式一样,哲学的思辨也离不开系统的哲学体系和已知概念,否则这就是一场纯个人价值观的争论。 (即使是先验的理论,也需要建立在有一定公信力的价值基础上,否则就变成纯粹的侃大山了) 所以当我们遭遇此种基本概念不统一的情况时,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查看回复

宇宙为何而存在?

作者:zjx1895
RT。 宇宙为何而存在? 这一切又为何而存在?我们的存在是为了什么? 答:我也不知道。一直思考的问题,也一直没有答案
查看回复

微软雅黑

作者:迷惘的菜鸟
一、溅墨 序言: 偶翻信物,发现一些随手墨迹,阅后多觉不妥,稍加修改,顺带摘抄一些参考资料,但总觉太过套作,眼界肤浅。加上文笔太烂,论述起来,难免底气不足,总觉班门弄斧之意甚重,心中忸怩,还是凭借一股脑热发表了…… 我也有自知之明,自认非至圣贤之人,平生所阅、所历甚不如尘嚣。三千世界,大道无边,亦大有界限我所不能视,故且仅供个人观点,无他,只为博诸君一笑! 正文: 近代中国人的政治和历史学的最好及集体社会意识最强烈的时候是在“文化大革命”,不过1966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对“共产社会”急于求成而注定失败的政治运动,我认为“文化大革命”不应只是一项政治运动,它更应作为是“社会学知识”中人类社会制度发展的全面性运动,同时,也不应从属于社会制度发展,应连结于“自然学知识”、“理论学知识”两大文明领域,且纵横于“社会学知识”,但三大文明领域的学识逻辑性交叉相系,浩瀚繁杂之极,当中的“逻辑性”又是取决于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故其之革命,是以与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时代世界观和价值观、信仰、以及世界各民族文明所相系之处息息相关、紧紧相扣! 举几个例子,若想实现“共产”,一是社会上每个人都须俱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二是,文明水平高度进化,也就是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化、生产力极度发达;三是消除私有产权、剥削,四是分配制度极大完善化,且按需分配。诸如等等。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人类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到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若站在共产主义信仰者的立场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面与各阶层长期矛盾,剩余价值越趋明显,最终导致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这时候就需要利用“霸权主义”去嫁接经济危机,或发动战争(祥请阅《论美国全球共产主义》),亦或尽可能在一些小层面上转移经济危机,如建立关税壁垒等。站在世界主义立场上看,都是些“治标不治本”之举,因为危机仍局限于世界关系中,就如同一杯墨汁倒入一桶清水中,不管用何方法,即使你将墨汁驱使到任何一角落,墨汁本身存在于桶中是不变的。这些个“方法”,不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激发民族激进、分歧主义,国内“乱子”更唯恐不乱,国际恐怖分子屡用极端手法抗对……。这些“乱世”期间便会产生一些“军国主义”、“殖民主义”等等,或诸如“武士道”、“纳粹主义”等变异种,直至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形态,即垄断资本主义形态,又有个耳熟但不能祥的“称号”:帝国主义。 PS: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关系的社会化随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垄断组织的统治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就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一个体系,即“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体系。”同时,对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作了科学分析,指出了它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必然性。帝国主义的实质和最深厚的基础是垄断。 再回到文化大革命的话题上来,一场革命,总是违反或不经意触犯人们的道德观、世界观、方法论、是非论……“历史上任何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的”。”我们不但要走进《资本论》,更要走出《资本论》。”要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文化大革命”要搞,一定搞,未来趋势也必然会搞!但不是以前那样搞,须得慎视上文所说点点滴滴,任何一个领域所产生的蝴蝶效应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兴许人类文明方能衍之不湮。 任何一个民族都须有一个中心“信仰”,且每个人都有其“信仰”,否则便属不存在状态。在坚定“信仰”的同时,也不应彻底性的一方倾向,可大有敢作以“中庸之道”之选。如1929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罗斯福先生取共产主义“计划经济”一法,效用甚好。再观,1978年中国GCD第11届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先生取资本主义“市场”一法,更有狂言:“社会主义不单只有计划经济,也可以有市场,资本主义不单有市场,也可以有计划经济”,亦是狂妄大胆,极具远见之心,野心鹰目啊 。可见此等类似“中庸之道”调和的“折衷主义”未必便是无可抉择时之选,甚有事机,实乃上上之选 !如此说来,未来若成就“共产社会”,未必便如现下想象如此,“大同世界”也未必定要是“共产主义”所属。或是,现下共与资混混淆淆便是唯好之选,或是会有更好的社会制度,即使只能二者存一,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此反复,也是远衍之举啊。只是不知局外者观我等早已局路中迷,作何想念,不知局外之局,可曾有我所痴向的,可有我所梦……唉。凡华俗世,言不明,道不尽,此等大想抉选,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触,还是那句,“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吧。 二、偶悟: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在不同的社会时代价值观影响下,社会地位的高低不一定由纯粹的物质生产决定。精神文明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不同时代的社会下,往往可以从其精神文明窥视其社会形态一二。在某种“重要”社会产品的需求下,也映射出另一种社会产品的价值地位。如人类社会的雏形——原始公社制,其以基本“生存”的社会产品为基本价值观,逐渐发展成为庞杂的社会体系后,原始公社制不足以支撑诺大的社会文明,便随势发生了必然的“革命”,其价值观、世界观也随不同的社会产品、社会地位及其关系产生了脱变,对大自然的摸索认识,也将方法论褪色,这便是“时代文明”。由于社会的需求变化,庞杂的关系下,也产生了新事物,大多是一些对精神文明的推动需要。几样东西,成了一种东西,便复杂多了,当中关系可不是数学中“数列”的“组合”或“排列”如此简单,要维持几样东西的平衡,摆几个石头可能就行了,但要维持一种东西甚至几种东西的平衡,可就棘手了。于是,社会的管理机制便应运而生,管理机制多是一些具有社会公信力、社会影响力、社会地位的组织,主要管理“社会文明”的生产(包括精神文明等)、运作、资源调配以及处理社会各阶层地位关系等等。但要是“社会权力”太过逐分,执行力难免不佳,各“组织”冲突更是必然。于是一个金字塔形式的东西便又应运而生,一般站在这个“金字塔”顶端的组织,都是具有十足的社会地位,这个组织现代一般叫“政府”。不同的民族的文化、文明史、生产方式、生活形式、基本价值观、世界观都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又难免产生偏见、冲突等等。于是又产生了一个在世界主义眼里认为是分裂的东西——“国家”。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方式”,怎么讲呢?按国家形式分类有复合制、单一制,一个国家也可以有多个政府(一般只有一个或轮替或“本质不变的更换其名”),一个政府一般都有同一个政治信仰或立场。一个国家按政治体制那样紫分类也有共和制、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它也分两种),再细分也有总统共和制,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等等,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分类,如梵蒂冈的“教皇”(世界上就他妈的一个),或“酋长制”和类似阿联酋那样类似于“部落联合”,或一些群众国(无政府主义,多半列强都不承认吧),真他妈的说不清,道不完的。当然,这些都是现代的新事物。古代也有如“梭伦大神”的“雅典四百人议事会”或日本幕府、周天子分封制或宗教统治实权等乱七八糟的。 好吧,我凌乱了……好吧,想啥写啥,首先,我想吃西瓜!为什么想吃西瓜呢?因为渴,为什么渴,因为没水吃,没饮料满足我在生理上作为人的天性——对“甜”味的需求。为什么不买,因为我没有在当代社会制度一种作为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东西——钱来兑换。那么,没钱是因为我在打暑期工,把钱花光了。那么,我想,为什么会这样,哦,我在为社会生产面作生产劳动,而且还是为资本家打工,被其剥削生产资料!从而导致社会剩余价值扩大,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也就是我自身创造的价值远超资本家给我的兑换价值。简单点说,通俗点说,片面的说,这些资本家就有特别多的钱,导致贫富差距。为什么我付出劳动而没有得到我所需求的,资本家却可以利用社会发展的“技巧”,从而付出相对很少的社会贡献取得社会供给面的大量酬劳,起到的作用仅仅只是弥补社会制度中“生产分配面”的缺陷,难道利用“社会制度漏洞”也是一种社会贡献?说到社会贡献,在时代社会文明下,由于其价值观、世界观、社会道德观、基本价值观及方法论的影响。繁杂的文明发展同时,各种矛盾以及体制的不完善,便衍生了对精神文明(如音乐、绘画等侧面表达精神面的艺术)的推动需要和刺激需要,也使得精神文明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最终使精神文明艺术取得社会相对过量的物质酬劳。这种过量物质酬劳对于精神文明生产者的需求来说是过剩的,结果还是产生了“剩余价值”(我不是反对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反,我更为认同这一领域对社会的贡献)。 讲到劳动与社会贡献及酬劳之间的关系,便不由想到,“找工作”是一种很普遍的奇葩的社会风态。人们总是从个人功利主义出发,想找到一份不用付出相较太多社会贡献、劳动力的工作,却获得社会供给面大量酬劳,这种心态多数存在于社会存有大量剩余价值和分配制度欠缺完善的情况下(现在全世界都处于这种“情况”)。当然,这也与一个国家、民族的集体社会意识欠乏相关(祥见《谈政治上主义的立场》)。这些个“找工作”的社会风态,不得不说是一种社会的可悲,更是分配制度的可悲,毕竟全球封建社会已基本消灭,现多是姓资和姓社的一些“人”。说到“社”的问题,忍不住要批判一些个主义者,都是一群不懂“共产主义”核心甚至基本概念的“人”,我只说一句,社会主义是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且必然需要的阶段,无产阶级专政是必须存在的因素,如习近平先生访俄罗斯所言:“鞋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发展道路只有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最有话语权,其他国家或个人在一旁无端指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社”还是“资”,这种“找工作”社会风态的根源处是不可避免的,在时代社会文明价值观和世界观及其衍生的体制下,分配制度缺乏完善下,一些个利用“漏洞”的资本家,那些拥有生产精神文明过剩价值的生产者,用这些过剩的“剩余价值”去弥补贫富差距之间的差异,是理所当然的,且是必须的!这是整个人类群居生活、相互依赖的庞杂体系中的一份义务,一份责任!我们追求的,不是消除贫富差距,也不是消除“贫”与“富”这种相较心态,而是追求分配的均衡。再者,在任何社会活动上,也理应以社会发展、平衡为基本理念,拥有相对完整的集体社会意识,大可尽量避免“找工作”这种可笑的社会风气。(不禁想到一些个学者,深知此理,深知发展之始,共产不可能完成,却消极于世,妄图分“剩余价值”一杯羹,唉,也是社会形势所逼,都是些错步上前的小丑罢了) 所以,“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为人处世的建议,更是一种义务,一种处于世中,必然为世的责任。 PS:在“世界主义”下,我们理应如此,兴许我们不是马克思,不是世中高人,也不是高深学者,只能是凡夫俗子,不能救世,也做不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但我们可以去感受它,感受文明的气息,它无时无刻伟大着,我们改造着大自然,一切活动俱为“文明”,我们理应去唤醒那早已对“文明”伟大而麻木的心,我们可以感受每一朵玫瑰,爱每一个人,用空间想象思维去思索《推箱子》的每一关(扯谈的我)。正如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 三、偶悟:从手机到炒粉皮 某夜,一番忙碌过后,突感肚子甚饿,故用手机通信与外出宿友,托其捎带夜宵。一番苦等,终可饱欲之痛快。痛快余,觉想,为何一手机能生产出粉皮来?这是何等奇术!嘴上边吃粉,脑子细细索想,发现这里头也是大有“道”迹可寻。 假设将这手机通信到吃粉皮过程想象成整个社会运作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社会运作过程嘛),在这一“局”中,我作为需求面,以货币——钱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用以衡量炒粉的价值(这里只讨论手机通信到购买粉皮过程,不作社会运作深究),作为“大排档”,它是生产面(严格来说,它并不算是生产面,粉皮是由植物提炼,那么,大排档从某处收购原粉皮,也算是需求面,但对于“我”这一方的需求面,它算是生产加工面,也就是归属于生产面)。这时需求面有了,供给面有了,交易手段及依据也有了(也就是购买力),欠缺的是这一交易过程中各方该如何“接触”。就如同一个串联电路,用电器有了,电源、开关也都有了,欠缺的是电路。这时手机发挥了它的作用,作为通信设备,这种社会产品,提供了自然赋予人类所没有的能力,利用这一“超自然”的能力,我们简化了我们的社会活动,并且如常完成任务!也就是说,在这个社会活动中,手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传输通道,信息传递我们不用吼,用手机完成。也不用多余的去花费社会资源,或者说是购买运输资源(外卖费),我们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尽可能减少总劳动量(宿友带回粉皮,不用我再跑一趟,这时我可以用这部分时间和劳动力去生产别的东西)去完成活动过程。这时,宿友便像是一个代售面,但他并没有从中剥取价值,而是完完整整的“代售”,原买原卖,也并不需要给他这一运输费用,因为“代售”这一过程,对他的社会活动并无太大影响,可以忽略。相对原始的方法(没有手机或别的信息传递的情况下,我需要跑一趟或者花费别的相对劳动量大的方法),这无疑是非常好的社会动作过程。但相对更远见的目光,这还是有一定的缺陷,毕竟多余的花费资源在手机上(手机损耗,信号塔的建设、维护、运作的损耗),以及宿友捎带粉皮有可能微量影响到了他的社会活动,而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尽管并无大碍,但也存在影响社会运作的隐患,这是一种存在可能性,系关社会,我们就得靠社会别的组织完成这一“保安”任务,这就又多花费资源了(好吧,有一点扯过题了,习惯了)。 不禁让我想起一篇文章——《自由与科学》,爱因斯坦先生所著,当中一段文字让我极其着迷: 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 这一点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味,尽可能去减少本文中所说的“传输通道”的总劳动量。或者说,尽可能减少或消除(感觉不可能)这一层面的损耗,将极大推动社会发展,极大减少社会在这部分资源的“浪费”,一些社会运作便可极大简化,一些不必要的运作组织也可以去从事别的生产。 就此搁笔吧,余则,交由读者去细细品味了。(其实我是穷思了) 四、对电影和历史的独爱 最为喜欢的时代还是文艺复兴、欧洲殖民时代、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一战二战等乱世,一来相对来说距离现代不算久远,时代世界观与价值观有相似及同源之处;二来乱世中总有许多耐人寻味和值人深思的故事,有如同儿时所渴望的童话故事的奇特魅力;三来保存下来的资料还算齐全,有一些我们还亲身接触经历过这些时代的事物或人,感觉颇为让人回首,尽管相对来说算是参差不齐,但也足够人们无尽睱想和向往。也许一些较为“悠扬”的时代,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东方神话或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古罗马、古希腊、美洲等文明或一些河流发源文明、民族发源始时,更让人天马行空般的臆想,因为所能感受得到这些时代的空气实在太少了,在现代的我们都尽可能将其神秘化、戏剧化和美化了。 最后,我想这也是我极度热爱美国一些历史、战争、剧情、科幻电影的原因了 PS:我怎么感觉我好像被美帝国成功入侵了,成功改写了我的价值观念…… 五、《电影与文化》一文部分预稿 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影片中,不得不引人深思,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存在是否应该?或者说是合理或是“它是好的”。这个存在为法律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作了填补,那这个存在就是正义?它的价值判断、是非论、不经社会见证、法律的司法执行“私刑”就为公平?在英雄的概念上,我们欢迎英雄。但如若所有人都想当英雄或都是英雄,这便是“正确”或者是“它是好的”?这样的话,当世社会的各阶层的平衡将受到撞击,将扰乱社会的伦常与礼仪,我们不再发挥各自在自阶层上的作用,而是彻彻底底的原始野蛮文明,噢不,野蛮文明也是有其各个不同的社会地位、阶层的制约,有其持续的发展。那么我们就无法想象这一恐怖的社会状态了。英雄等于正义?那么,我们爱正义,那么,什么是正义,以当代社会意识、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为根据?那么英雄就不等于正义了。不得不说,这是个问题。我想,这也是《蝙蝠侠:黑暗骑士》所想表达的,小丑与蝙蝠侠——同一个硬币上的两个面,都是同一种疯子,不同的疯格。若小丑与黑暗骑士被关在同一个疯人院,我想他们会共住一间
菜鸟·迷惘
2013.6
六、偶悟:世界之法则 监狱也只不过是人造来困人的罢了,而不是由神所造。它只不过是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等同立场的人用来困住小部分那些所谓“不合群”的人罢了。原因很简单,这些个“大部分等同立场的人”建立了所谓的一些规矩并用以“制度”、“法律”等名词来称谓。而这些小部分“不合群”的人只不过是弱小的力量敌不过强大的力量罢了。就像于精神病院,这个世界上自诩为属于伟大的“正常人”那一类的部分人,将那些与其世界观不合的小部分人用暴力困住。如同《飞越疯人院》,所谓“疯人”,乃是天生;西方有谓“天赋人权”,然而掌权人甚至社会中大部分所谓“正常人”却以“公理”为由去扼杀一切小群体,或者美其名曰地说:纠正。人类何时起权力竟然大至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一个天生应该与他平等的人的行为。 我与你打赌,我说苹果好吃,你说梨好吃,输者便要死。于是我找来一百个喜欢吃苹果的人,道理是由“大部分”共同意见和立场制定的,于是,你打不过一百零一个人,于是,你死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疯了,也许正因为是你疯了。
[attach]460808[/attach]
查看回复

你可以和很多人打炮!你同意吗?(open relationship)

作者:时空连续性
开放式关系(英语:open relationship)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有保持伴侣关系的意愿,但又不受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同意保持恋爱关系或伴侣关系,同时也接受或者容许第三者的介入。开放式关系具体的状况相差很大,因为关系中包含的内容完全是由双方的意愿决定。有些处于开放式关系的一方只容许另一方与第三者发展关系,有些则能允许另一方与第三者约会、接吻甚至发生性行为。结合最普遍的定义来看,开放式关系的首要特征就是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还和第三者保持短期(如与他人约会)或长期(如开放式婚姻)的恋爱关系。开放式关系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灵活性,双方的关系可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与第三者的关系也有协调的余地,所以开放式关系也是可以发展的。 以上引自百度百科 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啦! 1你支持还是反对这种关系呢? 2如何调和这与我国的传统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 3这算不算是符合人性的呢? 4传统的婚姻制度是否限制了人性的变动和发展的一面? 5传统伦理观念是符合人性的吗? 上面仅仅是一些引索,限于本人的知识储备,还不能很好地给出问题的答案,所以希望前辈们(老司机)可以帮帮(带带)我。。。 我不喜欢发表情。。嗯。
查看回复

思辨堂&原创文学区·长生不灭

作者:荷卷卷
[i=s]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5-23 20:04 编辑
思辨堂分会场·长生不灭
前阵子去补办身份证,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在郑州的一条老街上,在路上走着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一位老人,自己推着空轮椅颤颤悠悠的向前挪动,那种衰老的姿态令我不忍心再多看。那一瞬间我突然就想到了“长生不老”这四个字。古代帝王为了这个境界不惜每天吃实际是剧毒的丹药,普通人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修仙拜佛,寄托了人类这种愿望的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大概是我们都不愿意面对“衰老”这种状态对于人生的摧残。
衰老是地球的生物无法逃避的自然循环,且不论长生不老是否有悖自然规律,这件事本身能够带给我们多大的意义呢?仅仅是为了逃避老年的种种不便,为了不面对最终归于尘土的结局吗?但“活着”这件事本身难道不艰难吗,追求长生不老来延续活着的痛苦?
请任选角度,长生不老如果实现,对一个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害还是有益?

基本奖励: 基础糖20宅币,宅贡&技能点根据内容质量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讨论原则: 1.原创内容至少200字,复制粘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祝君三次元好。
[flash=300,200]http://www.xiami.com/widget/10245220_3446996,_300_200_cccccc_dddddd_1/multiPlayer.swf[/flash]
查看回复

本帖最后由

作者:荷卷卷
[i=s]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5-3 15:31 编辑
夫·妻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两性关系从出于繁衍目的的欲望发泄,到现在的追求伴侣之间灵魂的合二为一,两人相伴终老,婚姻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中国的婚姻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确定为一夫一妻制,但即使婚姻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应的感情约定形式,也依旧无法阻止逐年攀升的离婚率以及“小三”、“小四”们的出现。 我们歌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浪漫与伟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有着对于美好的事物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向往,面对配偶以外的人亦是如此,一夫一妻制度的实施是不是成为了我们追求美满的绊脚石呢? 不考虑法律限制,请设定一个角度谈一谈,对个人而言一夫一妻制是否有悖于人的本性。←请明确人的本性是什么 & 讨论的是一夫一妻制,不是婚姻制度本身。
基本奖励: 基础糖20宅币,宅贡&技能点根据内容质量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讨论原则: 1.原创内容至少200字,复制粘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祝君三次元好。
@dlsdyc @OOOOO @opheliascarlett @这里是miku君
[flash=35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409149449&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查看回复

朱毫&思辨堂联版·精卫曾填海

作者:荷卷卷
[i=s]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4-5 10:26 编辑
朱豪&思辨堂联版·精卫曾填海
汪精卫,一位中国近代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中他是个卖国贼、大汉奸。但是,在给他贴上这些标签的同时,你真正了解他吗?你不一定知道他曾刺杀清摄政王,口占“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的名句;也不一定知道他曾是国父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汉奸?文人?政客?革命先驱?每个标签都是他,也不都是他。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为许多人、事打上标签,继而逐步发展为刻板印象。而现实的多元显然不是一两个标签可以囊括的。一个现象的存在必然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及其合理化因素。那么,在你看来,标签化的合理性存在于哪里?标签化对于群体又有哪些积极影响呢?
基本奖励: 基础糖20宅币,宅贡&技能点根据内容质量随机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单纯复制粘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讨论原则: 1.拒绝一句话评论,原创内容至少200字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祝君三次元好。
[flash=34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29719520&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参考资料: 【相关文稿】 叶嘉莹: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 【春秋】诗词里看汪精卫 我给汪精卫翻案:曲线救国是可以理解的 【汪精卫诗集】 《双照楼诗词稿》
感谢三汪@wugy315 以及d君@dlsdyc 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OOOOO @opheliascarlett @这里是miku君
查看回复

对于市场

作者:想い出は远くの日々
[i=s] 本帖最后由 1354617380 于 2016-4-2 11:51 编辑 最近政治课上看了一个教育视频,讲了一个卖假药的广告。由于我还没向老师要视频,所以再次大体介绍一下。 一群老头老太太在广告上号称什么什么家族第多少代传人,来宣传某种膏药,还有一位说:“如果治不好,我随你的姓!”乍一听感觉很神,可是随着记者的暗中调查,却发现了许多秘密。 中药里头参西药。根据经理的亲自演示,记者发现这付号称包治百病的神膏里头竟然参有西药。根据经理的介绍,里头不仅仅有西药,而且还掺有辣椒油,据说这是为了让贴膏药的人有种发热的感觉,不然又怎么会相信。 销售利润三十倍。根据经理的介绍,这一贴膏药的制作成本仅三元钱,而市场销售价却是一贴九十九,一个疗程十贴九百九十九。在暴利面前,确是许多受骗的消费者。 群众演员全上架。随着再深一步的了解,记者发现那些所谓的老头老太尽然是一些退休干部所扮演。根据其中一位高老头所说,他来这是因为有人说要拍广告,还给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来到了这里,成为了所谓的高老头。 打广告还分时间。之后,作者问道这个广告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经理说不会,因为快3.15了,他们都是三月一日停播,先避避风头。到了三月二十号后,风波已过,又重新开始打广告。 近年来看3.15,总感觉就像百日维新,甚至连百日都不到,假冒伪略商品就又统统上架。 这个是我自己写的,原创的。 还有一些案例可以看3.15晚会
随着市场的进步,假冒伪略商品也是层出不穷,许多人为了贪便宜,受了许多代价。 正所谓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品德也应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许多人却动了许多坏念头,开始打起来自己的小算盘,想着怎样从别人的钱包里骗出更多的钱来,殊不知在他们骗别人时,别人也在骗他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知道做人做事要以诚信为贵。而当今,许多人都不以诚信为贵。成功需要诚信,而没有诚信就成不了功。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靠诚信发家。 像海尔的创始人张瑞敏,在海尔还是街头小店是就一下定决心,砸毁七十六台有缺陷的冰箱。正是通过这种以诚信为本的精神,海尔才取得了成功。 而当今市场,最需要的是诚信。 时代需要伟人。在当今社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站出来,改变这个市场格局,让市场变得公平起来。 所以,我希望大家帮忙,这个市场未来的走向究竟是如何,也是为了我们好。虽然我们的努力在市场面前只是蜉蝣撼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猜测市场。当我们几年几十年过去了,回首遥望过去,想想自己当初的猜测是否正确吧。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