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鸭跖草
“……中国的鸭跖草等青绿染料的染色技术也在唐代以前传入日本,蓝染、黄染以及青黄复染技术与日本的交流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染色技术的发展。”——《浙江传统印染手工艺调研》,“建国前……县城、孔城、大关、枞阳、练潭、青草塥、汤家沟、老梅树街等集镇有私营染坊,以栀子果、鸭跖草、茜草根等植物浆汁和窑烟染衣染布”——一篇介绍民国时期安徽桐城纺织工业的文章。
花瓣可直接挤出水,初染效果。
2.垂序商陆
原产于北美洲的美洲商陆(垂序商陆)果序。花在此。田间野外常见。
茜草根和紫草根,以及黄栀子、黄檗、姜黄、苏木等传统染料,可在中药店买。明矾、青矾等媒染剂,可以到化学用品店去找。碱液可以自制:枯枝败叶燃烧得到草木灰。
看两次染的花边对比:
茜草根染:容易着色,且在麻布上的着色效果更好。色牢度很好。
4.丝瓜叶
丝瓜叶染:黄绿色。丝瓜叶也是一种比较能够出“色”的材料。容易着色。如果有明矾可能效果更好些
5.紫苏和杭白菊
紫苏和杭白菊:这两样具体对应的布我给搞混了。下图中的麻布似乎是紫苏染。
番外
染宣纸:照片有点偏色,蓝是挺纯正的蓝,鸭跖草花汁加水后染。紫红是紫茉莉的花汁,浅紫红是很淡的美洲商陆果汁色。也有大的纸张,晾着的时候一个不留意,随风而去了。干燥后不能再过水。用水笔在上面写字没问题。
用植物染色,操作真极其简单,原料随处可得。前面提到,大部分身边所见的都可以一试;但是话又说回来,每个基本色,总是有一两种效果特别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原料。此类原料无须外求,前人早就替你总结了。那便是你翻开一本染事书都必然看到的那些名字:红花、苏木、皂斗、黄檗、姜黄、栀子果、槐米、靛蓝、茶……另一条:如果你从记录中发现一种植物”可以“染出什么色,并不代表你自己操作就定能成功。显然,许多色的染成,实际上需要较为精确的“配方”和条件,又也许有两种或多种植物的参与。比如染绿方法中的黄檗加靛水。黄色、黄绿色、茶色、紫红、砖红,这几样是最易染成的。
不同的芳香植物可以染成不同的颜色: 红花,番红花,栀子(果实)------深黄色 西洋甘菊,金盏菊,艾蒿-----淡黄色 薄荷,香蜂花-----茶色 薰衣草-----蓝紫色 玫瑰茄-----粉色 飞燕草-----淡兰色
最后染成的颜色还会随着芳香植物的采集时间,用量,植物的质地等因素而稍有变异。在布料作成各种成品后,还可以在上面压染一些花纹,方法如下:选择一些形状美丽,叶脉清晰的芳香植物叶子,在叶背涂上丙烯画颜料,然后压染在织物上干后即行。
实际操作方面,其余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1.《染作江南春水色》
2.《中国传统纺织品印花研究》
3.《浙江传统手工艺调研》
4.《天然染料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5.《中国植物染色简史》
6.《色谱与传统中国色》
7.《康熙字典之色彩文字义涵探讨》
8.《汉以前之汉字字书色彩表达调查研究》
转自网友长安小兔,全篇完,有删改,汉服小组整理
紫檀柳 一块 | 象牙果 一个 |
刻刀 一套 | 木锉 一套 |
锯 一套 |
打坯,出大型;
修正背面;
镶嵌轸子;
镶嵌 相(象牙果做的);
镶嵌琴头;
背面来一张;
太小了,一定要小心手啊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