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赏析博览

作者:赏析博览
{"name":"赏析博览","sizeType":1,"icon":"./statics/block/548f29b2022249e5b34f8aef903e5ec3.png","order":9999,"description":"","comp":""}

回复

【道桥】巴黎步行桥设计

作者:毛线球儿
[i=s] 本帖最后由 毛线球儿 于 2016-6-21 21:13 编辑 搬运自:http://www.gooood.hk/the-claude-bernard-overpass-by-dvvd-architects.htm [attach]459645[/attach] 于2015年10月启用,由DVVD architecture设计的Claude Bernard步行桥横跨Périphérique大街, 延绵100余米,连接起巴黎十九区与Claude Bernard新区的Parc du Millénaire公园。 曾经的环路已变身为城市主干道,而这片郊区现今也正经历快速的发展,变得高楼林立,无所不有。 而这座桥梁必须能够承担起日渐繁重的步行需求,支撑起这片活力四射的城市新区。 [attach]459651[/attach] ▽ 在道路中部,高耸的护栏保护着路人 [attach]459649[/attach] ▽ 百叶护栏为分隔两端的行人和车辆建立起奇妙的视觉联系 [attach]459647[/attach] 施工中表现出的超凡的技术实力 为了避免干扰主路上的繁忙交通,在保证引桥完工的状态下, 施工方启用了欧洲仅有的大型起重设备,仅用一晚便将主桥与两侧引桥相接。 桥体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简单、直接而清晰的路径设计让人一目了然。 宽阔的台阶可以承载大量的通行人流,而延伸至公园内部的坡道则方便了行动不便、携带自行车和婴儿推车的人们的使用。 ▽ 施工过程 [attach]459654[/attach] [attach]459655[/attach] ▽ 建筑结构 [attach]459652[/attach] 环保、亲和的连接建筑 ▽ 优雅的弧形曲线 [attach]459650[/attach] 兼具美学与技术 可变惯性三维拱结构不仅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美观性,降低了桥身高度,也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结构的整体重量。 由木材覆盖的大弧度拱形桥完全融入了周边环境之中,阳光穿过百叶般的桥身,投下了变化的光影,也在分隔两端的行人和车辆建立起奇妙的视觉联系。 两侧的木质护栏在桥梁的中部高高耸起,创造出围合感,让来往的人们不受桥下车辆噪音、污染的侵扰,而在靠近公园的两侧,低矮的栏杆不再遮挡视野,空间也更加的开阔宽敞。 ▽ 木质材料带来的亲和力 [attach]459653[/attach] [attach]459646[/attach][attach]459648[/attach] 城市的眺望场所 ▽ 平面图 [attach]459656[/attach] [attach]459661[/attach] ▽ 立面图 [attach]459657[/attach] ▽ 草图 [attach]459658[/attach]
▽ 图纸
[attach]459659[/attach]
[attach]459660[/attach]
查看回复

红砖和毛石——花海山房

作者:毛线球儿
分享来自:http://www.gooood.hk/bricks-house-by-uao.htm [attach]450856[/attach] 项目名称:花海山房 项目地点: 黄陂,中国武汉 项目规模:1390平米 建成时间:2015.12 设计单位: 瑞拓设计 设计团队: 李涛 李龙 胡炳盛 设计团队主页:戳这里→→ 瑞拓设计UAO UAO设计的花海山房,使用当地产的红砖和毛石,营造出温暖的质感和空间。 ▽ 温暖质感 [attach]450847[/attach] [attach]450844[/attach] 项目处于武汉近郊黄陂的一个小山村里。要达到基地,需要穿过一个小村子,逼仄的村路仅仅容一辆小车通过; 七弯八绕之后出村,绕过一个满是松树的小山,视线穿过松林,一洼水塘对岸,远远就是红砖房的所在。 ▽ 基地 [attach]450848[/attach] [attach]450843[/attach] [attach]450842[/attach] 整个建筑坐落在北高南低的小山坡的平台之上,背后也是茂密的松林; 南向看水,东向主山一侧伸出,形成环抱; 西边远处是又一个村落和大片的红叶林。 ▽ 基地背后的松林 [attach]450849[/attach] 建筑所在的院落里,有四五棵场地里保留下来的香樟和桂花树,设计之初,为了保留场地的历史,把建筑后退了几米; 基地原址上还有一栋已经倒塌的公社老瓦房,全部是毛石砌筑,也是黄陂本地民房自然本色; 拆下来的毛石,被设计在主楼的三面山墙和挡土墙上了。 ▽ 基地保留的树 [attach]450850[/attach] 建筑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一字型的体量,将场地分成南北两个外向型院落,一层的坡屋顶下主要是公共的大厅、走廊和厨房、食堂空间; 第二部分是独立的四方体量,四面玻璃通透,目的是占领最好的景观视野,四面坡的大餐厅包房; 第三部分是两层楼的办公和休息区,是一个L型体量,又独自围合出东侧一个与山坡交融的半外向院落。办公区域在北侧一支,休息区域在南侧一支。 ▽ 南边院落 [attach]450851[/attach] [attach]450836[/attach] ▽ 北边院落 [attach]450838[/attach] [attach]450837[/attach] [attach]450838[/attach] UAO设计一个东西向暗含的视线通廊,来穿起三部分的乡野美景。 这个视线通廊将茶室、大厅、连廊、南北院落、休息区中厅串联起来,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 而且,串起了三片毛石砌筑的山墙,形成与红砖外墙的质感对比。 ▽ 视线通廊 [attach]450853[/attach] ▽ 毛石山墙 [attach]450854[/attach] [attach]450855[/attach] [attach]450856[/attach] [attach]450858[/attach] 一层建筑的南北外廊,用不规则布置的清水花格子墙外围护;阳光透过清水砖花格子墙照射在墙面和地上,形成了变化的光影感觉。 西山墙内侧的大飘窗,可以看夕阳西下,处陋室,品香茗,有禅意的味道。 而从西侧看西立面,毛石墙厚重感上突然伸出玻璃质感的飘窗,飘窗的檐口并没有刷白处理,只是保留了比较粗糙的质感。 ▽ 外廊 [attach]450857[/attach] ▽ 飘窗 [attach]450858[/attach] ▽ 茶室 [attach]450859[/attach] 从大厅沿着中轴线走廊,往休息区走去时会有一个仪式感和质感的变化。人们会看到玻璃走廊外有两个毛石墙面围合而成并且种植着丛竹的小院落。 光线会投射到斑驳的毛石墙面上,带来质感与光影的交融。穿越走廊的两重毛石墙面,再穿越富有光影变化的两层高的红砖花格子墙,到达休息区中庭。 休息区两层高中庭顶部,是一个玻璃斜屋面天窗,坡度很陡,光线倾泻下来,有教堂般的向上观感,将玻璃顶后是静谧如海的蓝天承托的更加高远。 ▽ 院落 [attach]450860[/attach] ▽ 中庭 [attach]450861[/attach] 花格子墙被设计在外廊和内院的一切需要透气的表皮上,其中有一面花格子墙在连接着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连廊上,它在一层的外墙的密度较密; 在二层的密度变疏。总体的材质处理,除了红砖和毛石,天花板保持了脱模后的混凝土本色,外墙面只在梁线的位置刷白处理。 ▽ 表皮肌理 [attach]450862[/attach] [attach]450839[/attach] [attach]450840[/attach] [attach]450841[/attach] UAO通过这个项目发掘红砖的材料记忆,不只是一个外表皮或者构造的表达,希望能营造出在地感,将一个现代功能的建筑融合在乡土环境之中。 ▽ 总平面图 [attach]450865[/attach] ▽ 平面图 [attach]450864[/attach] [attach]450845[/attach] ▽剖面图 [attach]450846[/attach]
查看回复

【配图EVA既视感】2045年的东京

作者:毛线球儿
[attach]447350[/attach] Kohn Pederson Fox 事务所和 Leslie E. Robertson 联合公司共同策划了东京湾的一座新城市。“未来东京”想象的是一座可以在2045年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在那个时候,海平面上升、地壳运动频繁, 以及台风的威胁使大家开始关注海湾地区低海拔的区域。设计提供了一种发展策略,增强了海湾地区对 于这些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其中有一座具有可行性的一公里高的公交导向的居住塔楼。 [attach]447349[/attach] “未来东京”提供了一个跨越整个海湾地区的基础设施网络,成为了东京湾海岸线的缓冲地带。 这些小岛聚落被用作高密度发展的基础,其中居住了50万希望逃离海岸危险并减少通勤时间的居民。 [attach]447341[/attach] 充水的基础设施环线让该区域可以共享包括淡水水库、公共海滩和港口以及城市农场在内的资源。 海湾的海水可以种植水藻生成快速清洁而高效的能源。 [attach]447342[/attach] [attach]447345[/attach] 一座1英里高的塔楼在工程上具有很大的挑战,其中一个可以抽水并为居民分发淡水资源。 立面上增加的表面积说明了这一问题。水资源在这座建筑中进行采集、处理以及储存,并利用重力进行分配。 另一项挑战是解决1英里天空塔中55000名居民的交通问题。设计利用了磁悬浮技术。电梯运输系统采用了 ThyssenKrupp 公司的 MULTI 无缆绳电梯,可以在垂直和水平向自由地移动。 [attach]447352[/attach] [attach]447344[/attach] [attach]447343[/attach] 随着近年城市化带来的全球人口集中,大多数人都聚集在了水体的旁边。“未来东京”项目参与了 海边超大城市的转型,让其能对环境具有更好的预应力。”未来东京“延续了历史上对东京湾的兴趣, 并利用了曾经未被使用过的资源,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创造了一片人造的土地而且利用了先进的技术。 这些基础部分与高密度垂直发展的专业相结合,发展出了新的城市超级建筑类型。 [attach]447346[/attach] [attach]447351[/attach] [attach]447348[/attach] [attach]447347[/attach] [attach]447353[/attach]
查看回复

苏黎世动物园大象馆

作者:毛线球儿
[i=s] 本帖最后由 毛线球儿 于 2015-8-10 22:37 编辑 原帖地址:http://www.gooood.hk/elephant-house-zoo-zurich.htm 瑞士建筑事务所Markus Schietsch Architekten为苏黎世动物园设计了一座位于康卡沾大象公园旷地中的大象馆。 [attach]421176[/attach] [attach]421177[/attach] 这座大象馆有一个惊人的木屋顶,其形式自由,与周边森林建立了有机的联系,同时屋顶还能模拟再现森林中复杂的光环境:当阳光穿过屋顶斑驳的天窗,就像穿过丛林层层的树枝。 @@8!!讲真,这真的不是乌龟馆么 [attach]421178[/attach] [attach]421179[/attach] [attach]421180[/attach] 大象馆屋顶自由轻巧的木外壳采用了预制三层板,然后在现场进行弯曲和造型处理。 整个形体更具结构需求不断变化着,最终成就一个动感,自然,与景观共生的建筑。 [attach]421181[/attach] [attach]421182[/attach] [attach]421183[/attach] [attach]421184[/attach] [attach]421185[/attach] [attach]421186[/attach] [attach]421187[/attach] [attach]421188[/attach] [attach]421189[/attach] [attach]421190[/attach]
查看回复

【内装】天津开发区的北京烤鸭店”泰钰丰”

作者:毛线球儿
[i=s] 本帖最后由 毛线球儿 于 2015-8-10 22:29 编辑 原帖地址:http://www.gooood.hk/peking-duck-restaurant-golucci.htm 古鲁奇公司近期在天津开发区完成了一个有趣的北京烤鸭店”泰钰丰”。 一家开在异地的北京烤鸭店,设计初期我们思考什麽能够带给当地人们老北京的印象,酒店餐饮空间中我们最常使用水墨书法等艺术作为中国主题概念的装饰,大家却冷落了用于创作画作的文房用品,因此这回我们想着让笔筒出出风头。透过大量的笔筒围合成非常规的巨大笔筒作为空间装饰元素,巨量的笔筒挂满天花版,四面则是从新演绎过的中国蓝百宝格作为背景,本应该充满古玩的百宝格内却空无一物,希望带给人想像的空间之外,更带来一丝文学味。 [attach]421161[/attach] [attach]421162[/attach] [attach]421163[/attach] [attach]421164[/attach] [attach]421165[/attach] [attach]421166[/attach] [attach]421167[/attach] [attach]421168[/attach] [attach]421169[/attach] [attach]421170[/attach] [attach]421171[/attach] [attach]421173[/attach] [attach]421172[/attach]
查看回复

纽约,鱼子酱仓库变成带有下沉内院的住宅

作者:所谓长安
一栋建于1884年的鱼子酱仓库的顶楼与屋顶经过重新设计,变成了一个温暖而开放的住宅,与户外环境融为一体。用一个重新装置的夹层结构实现了这一方案,在这个夹层中,带有折叠玻璃屋顶的下沉内院与上方的绿色屋顶花园相连。这种从建筑室内减去体量的做法,将外部环境带入了主要的起居区域。屋顶打开就能给内部空间带来充沛的阳光。开放之后,丰富的空气在室内流动,进入了这个原本通风不畅的黑暗阁楼。夜晚,庭院就像一盏室内灯笼,照亮了下方的阁
下沉庭院将户外环境引入主要的起居区域 为了铭记建筑的那段工业历史,新旧结构之间的视觉语言体现在了材料的选用上,不但引进现代化材料,还利用了阁楼的回收材料。一段定制的钢楼梯把老屋顶的龙骨木材改头换面,变成了楼梯踏板和平台。这个多层住宅以胡桃木窗框作为概念上的基准,统一了整个项目。
重新装置的夹层与上方的绿色屋顶花园相连,改造了这个空间 为了增添建筑的可持续性,使用了节能的机械系统和电气用具。本项目重新利用了阁楼的材料,同时还引入了当地的新产品,包括电气用具、折叠绿色屋顶、建筑金属加工件和细工家具。新的屋顶露台采用了回收的青石铺路材料,植物物种大多数为本地生的,不用浇多少水,还能给下面的环境保温隔热。
一段定制的钢楼梯把老屋顶的龙骨木材改成了楼梯踏板和平台
盥洗室的定制橡木家具悬挂在铜框瓷砖墙上
[page]
光线、开放式的古董家具与空间的工业元素形成了对比
平面设计使开放、灵活的起居空间与私密的卧室、浴室形成了对比
屋顶利用了回收青石铺路材料,植物物种大多数为本地生的
查看回复

亚历山大图书馆(Library of Alexandria) | Snøhetta

作者:所谓长安
[i=s] 本帖最后由 所谓长安 于 2015-6-26 11:16 编辑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根据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进行重建的。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曾是希腊世界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图书馆,在大约2300年前由亚历山大大帝下令兴建。
亚历山大图书馆设计于1989年向世界公开招标,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财政援助。在参与竞标的数十个国家的600多家建筑设计机构中,挪威斯努希塔建筑事务所提出的初步设计方案中标。
亚历山大图书馆坐落于宏伟的东方港口, 北部面对着地中海,南部与亚历山大大学连为一体。亚历山大图书馆遥望世界第七大奇迹的灯塔。作为一个地标式建筑, 亚历山大图书馆提供了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地区即亚历山大古老历史港口的一座锚。和缓而弯曲的海湾给人以宁静优闲之感, 而天平盘般的海湾如同一组人类精神的展现。
在图书馆建筑朝南的二层, 一条狭长而典雅的步行桥横贯图书馆与亚历山大大学的校园,而图书馆的北部则面向了地中海。桥插入建筑主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导向性。
图书馆的整个阅览大厅呈梯形, 分布在7个层面上, 每一层最前面为阅览区域, 还有平台让读者直接眺望大海。书桌后面是开架书, 再后面是为上一层楼面所覆盖的闭架书库。钢和玻璃建造的屋顶从地面向上伸展, 倾斜罩在这个阅览大厅上。屋顶由细长的柱子支撑, 柱子顶部呈菱形, 以便均匀分散从天窗投射进来的光线
天窗朝北, 使阅览大厅免受直接光照。细长的圆柱顶上是透棱镜,透过顶上四棱晶体投射进来的光线在一天里不断变化,使得顶上天光弥漫分散。
[page]
查看回复

身上开满樱花的咖啡厅 MIRRORS BY BANDESIGN

作者:所谓长安
【建筑设计】这是一座位于日本岐阜县的咖啡厅,路过这里不留神的话还以为这块的空间发生了扭曲,莫非出现了虫洞?细看才发现原来是建筑的两个山墙面采用了完整的镜面材料,只有靠近下面的一段开窗仿佛浮在半空,给人穿越的感觉。 这个镜子屋的设计来自Bandesign工作室,而之所以这样设计当然也并非是建筑师受到了诺兰的影响。原因在于咖啡厅的沿路岸边种植了一排樱花树,每年的赏樱季节会有许多人来这里欣赏樱花 由于咖啡厅处在一个极佳的赏樱位置,所以设计师才想出来这个点子,让樱花树在建筑的墙面上反复折射,映射出更多的“樱花倒影”,所以我们看到两面墙相互存在一个90°的夹角,并非相互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在小镇的这个角落,仿佛出现了一片樱花林。人们坐到咖啡厅中不仅能够欣赏到真的樱花树,同时可以从墙面上观赏到更远处更多的樱花,相信,这一定成为该店的一个卖点。 有趣的是在两面镜子墙的中心位置存在着一颗山茶花,在镜子的神奇反射下,一颗变成了三颗。山茶花的花期早于樱花,并且其花色是红色,因此,在咖啡厅中能够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颜色的花色 [page]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闽ICP备2022013136号闽公网安备35092202000188号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