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心理测试

作者:心理测试
{"name":"心理测试","sizeType":1,"icon":"./statics/block/9fd7440e87c34a3fb0192cd2d0e034d8.png","order":9999,"description":"","comp":""}

回复

你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作者:娓娓789
美丽宽广的牧场中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还有一群牛悠闲地吃着嫩草。身为牧场主人的你,除了现有的牛只以外想在这个牧场中再养一只别的动物。嗯……要养什么动物好呢?   A.小熊 B.狗狗 C.山羊、绵羊 D.小马   答案分析:   选择A:较少被人类圈养,带有自由、野性气息的熊类,象征着你对大自然无拘无束的向往。整天被文明环绕的生活让你有着难以纾解的心理压力喔。就算目前为了生活不得已一定得待在都市丛林中,内心里还是希望将来能有机会生活在大自然环绕的日子呢。   而你的休闲生活也反映这个现象喔,只要一到假日就想远离都会区,往山上、海边走,露营、野炊也觉得乐趣无穷。培养赏鸟、钓鱼等亲 近野生动植物的兴趣也很适合喔。下次选择海外旅游不妨来一趟新西兰、澳洲等地的自然生态之旅吧。   选择B:最常被人类当宠物饲养的动物当然就是狗狗啰,而且已经习惯被饲养的动物一旦离开饲主就很难自立生活。选择狗狗的你正象征着已经习惯处处方便的都会生活,热闹熙攘的人群、林立的高楼大厦……   虽然吵杂但反而让你能安心过活。有时当你处在过于空旷寂静的地方反而觉得孤单、对物质享受不满。要你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去就觉得处处不便了,何况是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呢!   选择C:山羊、绵羊虽然也是经常被人类所饲养的动物,但通常还是会圈养在较为空旷的牧场中。也因此与饲主的关系并不亲密也难以沟通。不过绵羊本身就是较为柔弱的动物难以抵抗凶猛的外敌野兽,某种程度还是需要饲主的保护。   因此选择绵羊的你象征着内心里对田园生活其实还是很向往的,只不过至少需要有最低限度的方便性。也就是稍微郊区一点是无所谓啦,但是太偏僻荒凉的地方那就跟你没缘了。   当然假日还是颇喜欢往郊外去的,不过选择的地方至少要有水、有电还要有可以购买生活用品的地方,最好大哥大还要能收得到讯号啰!   选择D:最常被人类饲养的动物中奔跑起来速度飞快的动物应该就属马啰。选择有着速度感的马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你经常被时间追着跑,日子过得匆忙但却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了。因此说起来你是较偏向于城市生活派的人。   不过,马还是具有野性的一面,就像生活在都市中的你平常日子都是以工作为优先,但一到假日就渴望能有自由奔放的气息。不过可不是随随便便搭个帐篷就称为休闲喔,你的观念中休闲还是要有些品味的,像是别墅啦、乡村农场啦、高尔夫球场啦,场地宽阔但还是有高度文明的地方
查看回复

测你的幸福指数

作者:娓娓789
测试题目:如果你进入了一间黑店,老板逼你从五杯饮料中挑一杯子喝下去,他告诉你只有一杯没有下毒,你觉得哪一杯饮料是没有毒的呢? A.热咖啡; B.鲜牛奶; C.珍珠奶茶; D.老人乌龙茶; E.白开水 答案分析: A.选择热咖啡的你属于“欢喜冤家槌心肝型”,目前的幸福指数40%。你非常的自我,你跟他相处相爱却常常斗嘴,越吵感情越好,你们彼此在对方心里的分量还是非常重的。 B.选择鲜牛奶的你,目前的幸福指数55%,属于“煞到对方很甘愿型”。比较单纯的你也很容易满足,只要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你就觉得自己超幸福了。 C.选择热珍珠奶茶的你,目前的幸福指数99%,“只羡鸳鸯不羡仙”说的就是你这样人了。你们的沟通已经不需要言语了,心灵默契十足,只要对方一个眼神就能知道他在想什么。 D.选乌龙茶的你,目前的幸福指数80%。对于你来说,幸福的定义就是跟自己最爱的小孩在一起,这种感觉就是很窝心,他目前的心境是非常成熟的,不管是工作还日常生活,他都能很平静的享受。 E.选白开水你目前的幸福指数20%。独立、聪明,你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
查看回复

依恋类型量表——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

作者:ZoiiOh
[i=s] 本帖最后由 ZoiiOh 于 2017-1-31 17:07 编辑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这套原本解释婴儿对父母依恋行为模式的理论,经过延续和扩展,现在多用于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Bowlby把成人的依恋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恐惧型、痴迷型、疏离型。在亲密关系中,依恋模式会影响人的伴侣选择、恋爱关系甚至婚姻质量。了解自己的依恋关系,对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帮助。
这份依恋类型量表(RSQ)1994年由英国学者Griffin和Bartholomew设计,用17个问题测量Bowlby的依恋类型四种维度。这份量表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成人依恋关系专业自我报告量表。
测试在这里: 依恋类型量表
有很多小伙伴做过后都来问,为什么我测出来是两种类型的交叉?这是因为,新近的研究倾向于认为依恋类型不是绝对的分类,而是每个人都在坐标轴中的某个位置。你可能是非常典型的某一类依恋,也可能是两种类型的交叉。另外一种大概率的可能是你的自我认知还不稳定,自我形象还不清晰,还需要更多自我探索
接下来解析你的依恋类型。文章有点儿长,如果懒得读的话,可以戳下面隐藏的视频(回复可见):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或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小朋友们,接着往下看。 在对于爱情的研究中,依恋理论影响深远。心理学家将人们分为不同的依恋类型,认为它们是从我们婴儿时和父母的相处中发展出来的,并由此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依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儿童的依恋类型 上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和父母的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婴儿对其主要照料者(一般为父母)的依赖会以不同的模式表现出来。“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 1978年,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继而根据当婴儿需要父母时,父母对婴儿的行为和回应程度,提出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Ainsworth, 1978)。 · 如果当婴儿需要照顾时,父母总是在婴儿身边的、有回应的、给孩子注意力的,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这种婴儿会比较不拘谨、爱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发展出“安全型”(Secure)依恋; ·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顾时有时无,行为无法预测,婴儿就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由于不确定照料者什么时候会回应,婴儿会表现出紧张和过分依赖,发展成“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依恋; · 如果当婴儿需要的时候,父母总是不出现,态度是冷漠和拒绝的,婴儿就会认为他人是无法信赖的,从而对他人充满怀疑,甚至陷入抑郁和绝望,发展成“回避型”(Avoidant)依恋。 Mary Ainsworth认为,这三种依恋类型形成后,婴儿在之后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新环境的反应上都会体现出差异。当孩子面对新环境时,安全型的儿童会向父母寻求支持,但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勇于探索新环境;焦虑-矛盾型的儿童则会不敢面对,转而对父母大哭大闹;回避型的儿童即便是在害怕的情况下,也会和父母保持距离,不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安慰(Ainsworth, 1978)。 2. 成人的依恋类型 后来研究者发现,依恋类型也同样适用于成人。1987年,Hazan和Shaver发现,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方式,并且和童年时受到的父母对待方式和依恋模式一脉相承。比如,都会因为另一方在身边,并及时回应自己而感到安全;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紧密,都有身体上的接触;当无法“联系”到对方时,都会觉得不安全;都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都会喜欢对方的长相,相互迷恋,为对方专注;都会有一些 "baby talk":用孩子的方式对话 (Hazer,1987)。 1990年,Bartholomew从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出发,提出了成人的四种依恋类型——他根据回避的原因,将回避型分为两种:一种人既期待亲密,又害怕被拒绝和欺骗,因此不愿意与他人亲近,称为“恐惧型”(fearful);另一种人完全不愿意与他人亲密和相互依赖,称为“疏离型”(dismissing)。除此之外,他还将“焦虑-矛盾型”改名为“痴迷型”(preoccupied) (Bartholomew, 1998)。 这四种依恋类型的,是由两个维度区分出来的:“回避亲密”与“焦虑被弃”。“回避亲密”程度高的人,在与人亲密时会感到不舒服,程度低的人则会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轻松;“焦虑被弃”程度高的人,会害怕他人离开自己、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注意力,程度低的人则不会担心(Bartholomew, 1998)。 [attach]473418[/attach] 从上图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四种类型是如何根据两个维度分类的: 低焦虑、低回避的人是安全型,他们容易与人亲密,并安心地依赖和被依赖,不担心会被抛弃; 高焦虑、低回避的人是痴迷型,他们渴望与人亲密,但总是发现、怀疑和恐惧另一半并不想达到同样的亲密; 低焦虑、高回避的人是疏离-回避型,他们感到与人亲密是不舒服的,难以信任和依赖他人; 高焦虑、高回避的人是恐惧-回避型,他们期待亲密但又恐惧亲密,因此还是拒绝与他人亲近。 如我们在文章一开始所说,研究者如今更倾向于认为,每个人的依恋类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在这个坐标轴上的某一个点。有的人在某个维度上的位置居中,所以他们会被认为是两种类型的交叉;有的人在两个维度上都居中,那么他们被认为不属于任何一种依恋类型。同时,这个位置也是可以浮动的,随着自身经历的变化,我们自身的回避和忧虑水平都会发生变化。(Bartholomew, 1998) 不过,大多数人仍然会处在四种区间中的一种里,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不同依恋类型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总的来说,安全型的人是在亲密关系中满意度最高的,他们能够舒服地待在一段亲密关系里;而不安全型则不然。我们以回避型和安全型,回避型与痴迷型的比较,可以比较好地理解这四种类型各自的表现。 · 回避型(包括恐惧、疏离型)与安全型的比较: Sharon Dekel的研究认为,安全型和回避型的人都需要亲密。尽管回避型的人会表现出不希望得到亲密,但那只是他们需求的形式和目标不同。她比对了回避型与安全型在亲密关系中的不同诉求和表现: 1. 安全型和回避型对亲密的理解不同。在描述自己对亲密的需求时,安全型的人会强调这几个方面:分享(sharing,即希望和另一半分享生活、经历和观点见解),理想化(idealization,即对另一半有很高的评价和理想化的看法),依靠与独立并存(dependence & independence),激情(passion), 愉悦(fun),关心(caring)。他们在亲密中会希望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Dekel,2012)。 而回避型的人,则会强调掌控(holding,即希望能够对另一半有所掌控),自我验证(self-validation,即从对方身上获得对自身的确认),平静(calmness,不希望与对方发生任何争执和冲突),轻松(easiness,即希望另一半是令人轻松的,不对自己提出要求的)。不同于安全型,他们在亲密中主要寻求的是个人的满足和期待(Dekel, 2012)。 2. 安全型和回避型都有对距离的需求。但安全型的人既强调独立,又不反对彼此依靠。回避型则过分强调双方之间清晰的边界,反对依靠。 3. 安全型的人寻求的关系是“两个成年人”的模式,他们的交往是成熟的,双方平等地分享需求,没有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既彼此依恋,又向外探索; 回避型的人在寻求的,则更多地是一种“婴儿-母亲”的关系,他们在关系中,会努力去满足一些自己幼年时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其中,疏离型的人更喜欢陷入一种“假性亲密”的关系,而恐惧型的人则容易进入戏剧化的、大起大落的关系中(Dekel, 2012)。(KY主创们:复习一下,回避型是儿童依恋类型的名称,疏离型和恐惧型是成人依恋类型的名称,它们两种都是由回避型发展而来,彼此有相似也有不同。) 4. “回避型的人并不是在抵抗亲密,他们对依赖的反抗是一种防御机制。” Sharon Dekel说,他们的独立是一种“伪独立”:只是表现出冷漠和不在意,以此来抵抗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压力感。在Bowlby的实验中,回避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并不会表现出不高兴或者有压力。然而,对这些婴儿的心率及与压力相关的荷尔蒙水平测试却显示出,这些孩子并不是真的感受不到压力,而是一种防御机制隐藏了他们的压力感。(Bowlby, 1969) Fraley等人对“回避感”高的成人做了实验,让他们假设双亲过世,并就此进行讨论。对这些人的皮肤测试显示,他们和其他人一样会感到焦虑和压力。而当研究者让这些人压抑自己的这种压力感时,疏离型的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反应,不把注意力放在与依恋相关的想法上;而恐惧型的人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Fraley, 1997)。 · 痴迷型与回避型的比较: 1. 痴迷型与回避型同为不安全依恋,他们也拥有一些共同点,比如都有一些没有实现的希望,自我意识上的焦虑,存在自尊问题等。(Waller, 1994) 2.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痴迷型的人总是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饥渴”,以及对依赖和承诺的强烈需要。他们总是死死地抓住自己的伴侣,希望对方能够拯救他们,或者使他们完整。他们拥有过多的对亲密的渴求,会用很多行为试图让对方开心、获取对方的爱。Robert S. Weisskirch针对459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痴迷型的人更爱发工口短信,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也是由于他们在约会中的不安全感决定的,发工口短信是他们努力吸引他人注意、保持他人兴趣的方式(Weisskirch, 2016)。但是,痴迷型对安全感的渴求和不重视边界的行为,却总是把自己的伴侣推开(Waller, 1994)。 3. 同为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的人则总是贬低爱情,喜欢游戏式的亲密关系,但正因为如此,痴迷型的人很容易被回避型的人所吸引。因为,在和回避型的人交往的过程中,那种若即若离,时常让自己焦虑不安的感觉是生动而熟悉的,即便这会使他们感到更不适和焦虑。他们也很容易陷入“依赖共生”(codependency)的关系之中(回复【依赖共生】查看相关文章)。 在亚洲地区,不安全型依恋比安全型更多 在Hazan和Shaver的研究中,安全型的人占人群的55%,回避型(包括恐惧型和疏离型)占29%,痴迷型的人占16%。因此,以往的研究一直都认为,安全型的人占人群的一半以上(Hazer, 1987)。 但2008年,新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的数据中安全型的人超过50%,但在其他国家并非如此。David P. Schmitt针对56个国家的样本数据(来自the International Sexuality Description Project,不包含中国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欧洲、美国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地区,安全型依恋的人数都不到50%(Schmitt, 2008)。(KY主创: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后台小伙伴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感觉身边安全型的人没有那么多) 依恋类型受哪些因素影响,是稳定不变的吗?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与天性(基因、气质等)相比,照料者的对待是婴儿依恋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而这种影响会一直延续至成年。Russell A. Isabella通过对婴儿出生1个月、3个月和9个月时母亲表现的记录,及婴儿成年之后的依恋类型比对,发现母亲对新生儿的行为几乎可以用来预测成年后的依恋类型:那些母亲表现出更敏感的回应、更少的拒绝的孩子,会更多地发展为安全型;反之,婴儿则会更多地发展为不安全型。(Isabella, 1993) 荷兰学者Dymph Van den Boom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即便婴儿的天生气质偏向焦虑、敏感、易怒,母亲仍然可以通过高回应度、高可及性的养育过程对其造成影响。如果母亲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就在婴儿需要的时候对其表现出更多的注意与回应,那么从第二年开始,婴儿就会表现出自信心提高,安全感增加。并且这种效应在长期仍然发挥作用,他们今后在与同伴玩耍时也会表现出更多积极的互动。(Boom, 1995)。 但同时,依恋类型也被发现会受到成年后的经历(主要是亲密关系经历)的影响。2001年,Ann P. Ruvolo等人对301对伴侣的恋爱过程进行了跟踪。在他们第一次被评估依恋类型、冲突回避水平之后的5个月,他们被要求报告关系的现状并重新评估依恋类型。结果发现,经历了关系的破裂、分手后,男性和女性都会更偏向不安全型;复合则会使他们更偏向安全型。(Ruvolo, 2001) 这也意味着,成年人的依恋类型是可以改变的。 依恋类型如何改变? 安全型的人更容易健康、生活得更幸福、更可能获得稳定的亲密关系,几乎已经是共识。那么,如果做完我们的测试,发现你是不安全型中的一种或两种,怎样才能改变成安全型?以下几种途径可能会有所帮助: 1. 设法理解你的过去,给你过去的经历赋予意义。理解过去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建立起对自己过往经历的连贯叙述,这会帮助你理解,为什么你的童年经历在今天依然发生着影响。这个过程可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完成,也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进行梳理。只有当你找到自己的羞耻感、低自尊、不安全感的根源时,你才有可能修复它们。 2. 找一个安全型的伴侣,和Ta建立起长期的恋爱关系。一个能够读懂你的需要、用成熟的方式对待你的人,也能够帮助你读懂自己和改变自己。(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也可以找一个长期的咨询师。)对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来说,安全型的人也许会在一开始接触时让你觉得“很无聊”,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有所改变,那么第一步也许就是忍受这种无聊感,给对方和自己更多接触的时间和机会。 3. 痴迷型的人需要学会对自己更负责,而回避型的人需要学会对伴侣更负责。这就能够带来更健康、更独立的关系,而不是一方过于依赖,或者看似独立的虚假的自给自足感。 4. 了解自己和伴侣的依恋类型,然后坦诚地与对方沟通一些自己的内心戏,向对方解释自己的行为、情绪背后的想法。无论何种依恋类型的人,都要理解,爱的语言从来都不是通用的。每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言”,同一个行为,由不同的人做出来,代表的意义可能截然不同。 每个人都不能强行用自己的语言去解读对方,并要求对方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爱意。比如说,对有的人来说,是否立刻回信息和爱的程度有关,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两件事的确无关。而同时每个人也要愿意去体会和理解对方的语言,愿意学着至少在一些时候用对方的语言去表达。 原文来自 Know Yourself 公众微信号 综述: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测试+动画·解析你的依恋类型
查看回复

想测测你的性取向吗?

作者:DanGum
[i=s] 本帖最后由 DanGum 于 2017-1-20 20:35 编辑 系统的不良信息自动检测不太准确,导致题目可能与原版稍有不同。 1.你在看地图,或街上指示时,你会: a. 会有困难,而找人协助 b. 把地图转过来,面对你要走的方向 c. 没有任何困难 2.你在准备一道做法复杂的菜时,一边正在播放收音机, 还有朋友的来电.你会: a. 三件事同时进行 b. 关掉收音机,但嘴巴和手都没有停 c. 和朋友说一会再打给他 3.朋友要来参观你的新家,问你该怎么走,你会: a. 画一张标示清楚的地图寄给他们,或是请别人替你说明该如何走 b. 问她们有没有熟悉的地标,然后告诉他们该怎么走 c. 口头上告诉他们该怎么走 4.解释一个想法或概念时,你很可能会怎么做: a. 会利用铅笔、纸和肢体语言 b. 口头解释加上肢体语言 c. 口头上清楚简单的解释 5.看完一场很棒的电影回家后,你喜欢: a. 在脑海里回想电影的画面 b. 把画面及角色的台词说出来 c. 主要引述电影里的对话 6.在电影院里你最喜欢坐在: a. 电影院的右边 b. 不在意坐在哪里 c. 电影院的左边 7.一个朋友的机器出了问题,你会: a. 深表同情,并和他们讨论他们的感觉 b. 介绍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去修理 c. 弄清楚它的构造,想帮他们修理好 8.在不熟悉的地方,有人问你北方是哪个方向,你会: a. 坦白说你不知道 b. 思考一会儿后,推测大约的方向 c. 毫无困难的指出北方方向 9.你找到一个停车位,可是空间很小,必须用倒车才能停进去,你会: a. 宁愿找另一个车位 b. 试图小心的停进去 c. 很顺利的倒出车停进去 10. 你在看电视。电。话。响了。 a. 一边看电视一边接phone b. 降低音量,接听phone. c. 关掉电视,保证周围的人也安静,然后接phone. 11.你听到一首新歌,是你喜欢的歌手唱的,通常你会: a. 听完后,你可以毫无困难的跟着唱 b. 如果是首很简单的歌,听过后你可以跟着哼唱一小段 c. 很难记得歌曲的旋律,但是你可以回想起部分歌词 12.你对事情的结局如何会有强烈的预感,是借着: a. 直觉 b. 可靠的资讯和大胆的假设,才做出判断 c. 事实统计数字和资料 13.你忘了把钥匙时放在哪里,你会: a. 先做别的事,等到自然想起为止 b. 做别的事,但同时试着回想你把钥匙放在哪里 c. 在心理回想刚刚做了哪些事,藉此想起放在何处 14.你在饭店里,听到远处传来警报,你会: a. 指出声音来源 b. 如果你够专心,可以指出声音来源 c. 没办法知道声音来源 15.你参加一个社交宴会时,有人向你介绍七八位新朋友,隔天你会: a. 可以轻易想起他们的长相 b. 只能记得其中几个的长相 c. 比较可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16.你想去乡间度假时,但是你的伴侣想去海边的渡假胜地.你要怎么说服他呢? a. 和颜悦色的说你的感觉:你喜欢乡间的悠闲,小孩和家人在乡间过得很快乐。 b. 告诉他如果能去乡间渡假,你会感到很愉快,下次你会很乐意去海边 c. 说出事实:乡间渡假区比较近,比较便宜,有规划适当的休闲设施 17.规划日常生活时,通常你会: a. 列张清单,这样一来该做什么事一目了然 b. 考虑你该做哪些事 c. 在心里想你会见到哪些人,会到哪些地方,以及你得处理哪些事 18.一个朋友有了困难,他来找你商量,你会: a. 表示同情,还有你能理解他的困难 b. 说事情并不如他想的严重,并加以解? c. 给他建议,或是合理的忠告,告诉他该如何解决 19.两个已婚的朋友有了外遇,你会如何发现: a. 你会很早就察觉 b. 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察觉 c. 根本不会察觉 20.你的生活态度为何? a. 交很多朋友,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b. 友善的对待他人,但保持个人隐私 c. 完成某个伟大目标,赢得别人的尊敬,名望及获得晋升 21.如果有选择,你会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a. 和可以相处的人一起工作 b. 有其他同事,但也保有自己的空间 c. 独自工作 22.你喜欢读的书是: a. 小说,其他文学作品 b. 报章杂志 c. 非文学类,传记 23.购物时你倾向: a. 常常是一时冲动,尤其是特殊物品 b. 有个粗略的计画,可是心血来潮时也会买 c. 读标签,比较价钱 24.睡觉起床吃饭,你比较喜欢怎么做: a. 随心所欲 b. 依据一定的计画,但弹性很大 c. 每天几乎有固定的时间 25. 你开始一个新的工作,认识许多新同事.其中一个phone到家里找你, 你会 : a. 轻易的认出他的声音 b. 谈了一会儿话后,才知道他是谁 c. 无法从声音辨认他到底是谁 26.和别人有争论时,什么事会令你很生气: a. 沉默或是没有反应 b. 他们不了解你的观点 c. 追根究底的问问题,或是提出质疑,或是评论 27.你对学校的拼字测验以及作文课有何感觉? a. 觉得两项都很简单 b. 其中一项还可以,另一项就不是很好 c. 两项都不好 28.碰到固定的舞步或是爵士舞时,你会: a. 听到音乐就会想起学过的舞步 b. 只能跳一点点,大多想不起来 c. 抓不准时间和旋律 29.你擅长分辨动物的声音,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吗? a. 不太擅长 b. 还可以 c. 很棒 30.一天结束后,你喜欢: a. 和朋友或家人谈谈你这一天过得如何 b. 听别人谈他这一天过得如何 c. 看报纸电视,不会聊天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查看回复

哪個他能許你一世溫柔與幸福?

作者:bl7000
愛情心理測驗題目:如果你擁有一個花園,你可以在那裡種上你喜歡的植物,你會在自己的花園種上哪種植物呢? A、青嫩的小草 B、​​茂盛的樹木 C、芳香的花朵 D、擁有累累果實的植物 愛情心理測驗結果分析: A、能許你傾世溫柔的人是性格跟你一致的人 選擇一個與自己相伴到老的人,你會很在意對方是否與自己的性格契合的這一點。你認為性格不一致的人生活在一起,一定會產生很多衝突,生活中不免會有很多問題存在。性格相合就表示思想一致,兩個人在一起才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B、​​能許你傾世溫柔的人是懂得包容的人 你無法忍受一個小心眼的人陪伴在自己左右,人一生總是要犯錯的,如果犯了錯得不到原諒,不僅自己很痛苦,對方也會無法釋懷。所以,你很看重另一半的包容心。你應該會選擇一個大度、大氣的人陪伴你到老。 C、能許你傾世溫柔的人是欣賞你的人 你認為愛情是建立在欣賞的基礎上的,如果一個人得不到另一個人的欣賞,就談不上能獲得他的愛護了。而且你很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一個懂得欣賞你的人,會得到你的愛情。你不會希望能陪自己到老的人是看輕自己的人。 D、能許你傾世溫柔的人是尊重你的人 你認為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平等,是尊重,如果相互之間失去了尊重,感情什麼的都是白談。而且不管跟任何人相守到老,你都尤其在乎雙方的尊重問題,因為你十分在乎自己的私人空間,不懂得尊重你的人是不會給你私人空間的。
查看回复

測驗你在愛情中是否容易上男人的當

作者:bl7000
愛情心理測驗題目:下面哪一種狀況,會是你最喜歡的? A、萬里無雲的晴空下,在無垠的草地上恣意奔走 B、​​沒有陽光的陰天,站在懸崖邊享受強風吹撫 C、下雨天時,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來來往往 D、狂風暴雨打雷閃電的天氣,躲在棉被裡驚聲尖叫    心理測驗結果: 選擇A:你的愛情抗體:40% 基本上你是個不太喜歡受拘束的人,喜歡一切順其自然。在戀情上,你也通常是隨遇而安,毫不強求。所以你的另一半由朋友轉變為情人的可能性極高。 追求你其實很簡單,只要投你所好,能夠長期不斷地關心你,相信很快就能擄獲你的芳心!    選擇B:你的愛情抗體:70% 你是個很重視自我感覺的人。沒興趣的東西你連碰都不想碰;相對的,只要是你想要的,你的瘋狂程度又會令人瞠目結舌。 對於愛情亦然。雖說如此,可是只要有人持續地粘著你,而且常常讓你感動到流淚,相信也是會讓你這塊頑石點頭的!    選擇C:你的愛情抗體:80% 你是個外表看似隨和其實內心相當剛強的人。對於很多事情,其實你自有一套看法。你的好惡感也重,“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你的另一半通常是能夠一開始就和你談得來的。 追求你的人最好能夠事先多觀察你,了解你的想法,免得一開口就被你討厭。       選擇D:你的愛情抗體:50% 你喜歡尋求刺激。對於愛情,你也可能會憧憬著童話式的浪漫愛情,或是石破天驚、轟轟烈烈的偉大愛情。不過所幸你還夠理智,現實生活中的你並不強求。 追求你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想瘋就陪你瘋,不會潑你冷水的人,相信很快就可以輕易得到你的信賴與好感!
查看回复

測驗愛情中的你想要的是什麼?

作者:bl7000
假使你的房間是正方形,你會在房間的右上角擺放床、電視、衣櫃或觀葉植物?    A.床 B.電視 C.衣櫃 D.觀葉植物   心理測驗結果分析:   A: 選擇床的人,最重視愛情,不僅只愛異性,對於家人、朋友、寵物等有生命物都投注很多的愛心,但是欠缺現實感為其缺點,由於不會使用"我愛你"來表達愛情,無法滿足對方心理求?因此一起生活之後,可能會使人感到厭煩。    B: 選電視的人重視時間,想擁有自己個人的時間,不重視工作,反對工作的人生,希望充實嗜好,喜歡過著悠哉的生活。在家庭裡不視夫妻、家族的溝通,而重視自己個人的音樂欣賞和讀書時間,屬於我行我素的人,相和這種人相處必需找到二個人共同的嗜好才行。    C: 衣櫃象徵著金錢,是會追求眼前社會認為有價值物質的人。外表看來並不小氣,但是說不定在獨處時,會一個人看著存款微笑,也許他缺少風趣,但卻是認真勤快的人,所以你想結婚後不用擔心金錢的問題,這種人是理想的對象。    D: 回答觀葉植物是重視美的人,強烈要求自己美麗的同時,也希望讓美的東西充實生活,此類型的人並不認為昂貴的東西才有價值,屬於個性派的人,對一切事物都很執著,不合自己嗜好的絕不接受,是喜歡追求夢的理想主義者。
查看回复

從洗碗順序看出你的性愛指數有多高?

作者:bl7000
當你要洗碗的時候,你會選擇先從哪一種開始洗?從洗碗順序將能夠看出你的性愛指數有多高喔。    a、普通食用碗 b、大麵碗 c、筷子 d、盤子 超準心理測驗結果分析:    a、普通食用碗 你是一個道德感很重的人,可是這樣並不代表你對性愛的扺抗力高,你常在為你和情人之間應有的程度在掙扎,害怕輕​​易發生關係,卻又無力扺抗這樣的誘惑發生。 b、大麵碗 道德不道德並不是你在愛情中最先考慮的部份,你比較在意對方是否愛你,你常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惱,深怕一舉一動會引發情人的不滿。 c、筷子 你是一個對性愛有高度好奇心的人,與情人之間常常發生擦槍走火的事件,是一個常常渴望和情人相依的人。 d、盤子 雖然依偎在情人的懷裡,可是心思常常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你是一隻可怕的美麗花蝴蝶,使人忍不住想剪去你的翅膀,才能真正擁有你。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