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 ![]()
|
商朝 ![]()
|
殷历以建丑之月(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以十二月为正月,《尚书大传》:“殷以季冬月为正”——————《中国文化史》
古书述汤伐桀之事者甚多,而《书经》仅存汤誓众之词,其事之首尾不具。即以其文论之, 似汤伐桀迥非民意,义师之举,纯由威逼利诱而来。 《汤誓》:“格尔众庶,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罔有攸赦。” 虽师之用命与否,夏代例有誓词。 《甘誓》:“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然既歆以大赉,又复恐以孥戮,此岂人人皆欲伐桀之词气耶?《逸周书》、《孟子》所言则大异是: 《逸周书·殷祝》:“汤将放桀于中野,士民闻汤在野,皆委货扶老携幼奔,国中虚。……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徙千里,止于不齐,民往奔汤于中野。……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 《孟子·滕文公》:“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 两者相较,恐美汤者或非其实也。 ——《中国文化史》
岁曰祀, 《尔雅》:“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其封爵以三等。 《白虎通》:“殷爵三等,谓公、侯、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