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所以问题是

作者:是非
所以问题是:考古真的不存在道德上的悖论吗? 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入土为安,破土刨坟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代表被大不敬的是:辛追   阿弥陀佛,小僧百度了考古词条,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说的“实物资料”,一般是指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和建筑等。   如果你经常看探索发现、发现档案、经典传奇这些节目里关于考古的的,你就会发现一个定律: 所有“被考古”的地方,都是先以各种理由“被发现”,然后通知相关单位,然后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   (为什么要“抢救性发掘”,连这个问题都不知道建议你不要看小僧的回答了。)   这里“抢救性发掘”一词很重要。   什么叫“抢救性发掘”?   是为了配合建设工程,或者遗存已遭破坏时,才采取的一种抢救性手段。   “不主动发掘坟墓”是考古行业一项不成文的行规,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入土为安,就算是考古工作者,他们也知道破土刨坟是大不敬的。   在现代大规模机械化建设的条件下,建议了解一下遗址不能就地保护的关键在什么地方、为何有些工程建设中发现了重要文物也保护不下来,到底是谁打扰了已经入土的古人等等问题。   到底是谁在违背道德上的悖论?   当然,规定毕竟是不成文的,考古发掘大多是非主动性的,也有主动发掘但是所占的比例极小,但为什么会有主动发掘呢?   简单来说,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的前提是要知道被保护者的位置、范围和价值,根据价值大小决定其保护级别,在必要的时候只有通过发掘才能揭示出来。   2013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只有3项是为了学术性研究主动发掘的,七项为抢救性发掘。   每年全国近千项考古发掘,大约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为学术性的主动发掘,其他均为被动的抢救性发掘。 兵马俑是农民打井发现的; 马王堆(辛追)和曾侯乙都是部队建设施工发现的;   “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是一项文物考古工作的基本方针。   比较明确的文件见于国务院1987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和1997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 注意:   1. 考古遗存发现后不一定要发掘   虽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全是已经挖开了的,但是如果电视上放节目“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古墓,进行了标记,并没有发掘,然后节目结束了”,你会摔了遥控器吗?   2. 已发掘的遗址,通常出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只会发掘整个遗址的很小一部分,也就是一个选择性抽样的过程;   遗址是很大的,如果要发掘整个遗址整个古墓,经费和技术都是不够的。   3. 遗址如无必要不会发掘   比如秦皇陵。不发掘通常就是最好的保护,因为发掘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现在科学界正在努力探寻如何“全息考古”。   关于古代人体遗骸在博物馆中公开展出是否妥当的问题,这个应该是由博物馆决定。考古队就像背了文化局黑锅的广电一样。   古墓发掘留给大家的印象最深刻,是因为电视节目放的全特么是挖古墓的,但其实古墓只是考古研究对象之一。 回到这次的主题   当考古队在发掘古墓、保护文物的时候,对死者是大不敬的,是打扰别人入土为安的。 但是   道德一词,指的是什么? 如果是指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源于百度百科)   如果是指“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源于百度百科)。   小僧以为,因为考古保护了文化遗产,因为考古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考古并不存在道德上的悖论。   只存在伦理上的争论。   ……所以关键还是要看道德指的是什么!
皇竹草管饱+带劲足成品双骑闪电
前排撩只垂耳兔军爷
没有的话我明天再问问
看不懂的请无视我就当我是来水分的就好了

回复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