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玖墨璃 于 2016-2-3 19:36 编辑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宋代记录此帖为木板刻,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未见此种拓本流传。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丛帖,由于王著识鉴不精,致使法帖真伪杂糅,错乱失序。然\\"镌集尤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书法赖以流传。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帖石早佚,摹刻、翻刻甚繁,顾从义本、潘允亮本、肃府本等较著名。 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拓本,钤“乾隆御览之宝”、“懋勤殿鉴定章”等印。白纸挖镶剪方裱本,麻纸乌墨拓,每页尺寸纵25.1cm,横13.1cm。每卷末皆有"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旨摹勒上石"篆书刻款,完整难得。 宋陈思《宝刻丛编》,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容庚《丛帖目》等书著录。 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被视为宝物,价值连城。 (以上介绍来自度娘) ======================================= [attach]445283[/attach] [attach]445284[/attach] 此版本为《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附释文)》十册,日本早稻田文库藏版,PDF格式。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经折式装帧,函装;共计十册。浓墨擦拓,檀香鸡翅木做封面、封底。黄色撒金册页引首和收尾。帖前有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六日御笔序文,和“寓名蕴古”题字。帖后刻乾隆御题淳化轩诗及于敏中恭和诗,于敏中、王际华、裘日修三人合撰跋文,钱陈群行书跋文和总理、排类、校对、监造、镌刻诸臣衔名。贴名隶书,冠以『钦定』二字。 帖尾刻『乾隆三十四年岁在己丑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阁帖初(“榻”字落了) 摹勒上石』篆书四行。每册均附有乾隆亲笔“校订”御识,和小楷“释文定异”拓本高二十九厘米,宽十七·五厘米,凡三四九·五开。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摹刻取自宋代之法帖鼻祖《淳化阁帖》,镌刻在青白石板上。原石版嵌于圆明园之一长春园中的蕴真斋廊壁,因为收藏此帖刻石更名“淳化轩”,后与圆明园同毁于战火。 1994年从长春园"含经堂"西侧河池中有六件乾隆《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石版残件出土,现存圆明园园史展览馆。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最近比较喜欢看一些书法碑刻作品,自然《淳化阁帖》这传世之作是不能错过的,我之前主要是想找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作品来欣赏的,突然想起,在《淳化阁帖》里就收录了他们大量的作品呢~~~这三个不同版本的拓印版本,内容都差不多,就印刷和排版上有所不同,也算是各有各的风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