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生物实验室

作者:生物实验室
{"name":"生物实验室","sizeType":1,"icon":"./statics/block/ea241aa5d81e435a926840c8860287cc.png","order":9999,"description":"","comp":""}

回复

世界最奇特单细胞有机体:只有一只眼没有脑

作者:服毒君
[i=s] 本帖最后由 服毒君 于 2015-7-1 10:20 编辑 世界最奇特单细胞有机体:只有一只眼没有脑 (转自医学论坛网   这个单细胞动物叫Erythropsidinium,有一只大眼睛,具有探测光的能力。科学家现在认为,这只小动物可能用它确定猎物。   Erythropsidinium单眼状的前方有个透镜一样的结构,而后面有个黑暗的光敏感区域。照片展示了它的这些独特特征。但这只动物没有可以处理这只眼睛获取的信息的大脑。   照片展示了一只Erythropsidinium的单眼状的不同视图。它体内有一个透镜一样的结构(照片中标H的区域)和一个光敏感区域(照片中标R的位置)。据信,这个相机一样的眼睛类似于脊椎动物所用的眼睛,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弄清楚眼睛最先是如何开始进化的。 (杨孝文)    北京时间6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非常小的单细胞有机体只有一只眼,没有脑。它应该是地球上最奇怪的捕食者之一。科学家发现这个叫Erythropsidinium的单细胞有机体,它进化出一只相机一样的眼睛,用来探测透明猎物。   这只捕食者的独特眼睛叫单眼状(ocelloid)。它是一个结构类似于眼球的透明球体,通过探测极化光使这只动物看到猎物。然后,它会射出一个刺一样的飞镖,打昏猎物,将其捕获。   巴西圣保罗大学生物学家费尔南多-戈麦斯一直在研究这个有机体,将这只动物描述为微小的“狙击手”。他对《新科学家》杂志说:“它知道猎物在哪里。它静静地观察猎物,然后向正确方向发射飞镖。”   Erythropsidinium属于一个存在于海洋浮游生物鞭毛藻类的有机体家族。鞭毛藻类用一个小尾巴在水里游动。它的一些种类像植物一样从日光中获取能量,还有一些种类向猎物发射刺一样的飞镖。   许多鞭毛藻类通过探测猎物产生的细微振动进行觅食,但它们射出的飞镖非常不准确,需要尝试几次才能捕获一顿美餐。Erythropsidinium就不同了,它们好像更擅长发射准确率极高的飞镖。戈麦斯认为,这是因为这种动物可用一只从细胞内突出来的独特眼睛发现猎物。   这只眼睛叫单眼状,有一个黑暗的对光十分敏感的半球形结构。它类似于人类等脊椎动物的相机一样的眼睛。《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报道了这项最新研究。科学家撰文说,它的前方有折射型透镜,通过集中微光增强它的敏感性。   科学家发现,Erythropsidinium生活在最深90米的海洋深处。戈麦斯指出,该区域的动物可以使用来自太阳的自然光。据信,这个单眼状是修改版的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的细胞内细胞器,可将光变成能量。但几乎没有研究人员认为Erythropsidinium具有用它的眼睛观察猎物的能力,因为它没有处理这些信息的大脑。   可戈麦斯发现,Erythropsidinium用它的单眼状指向不同方向,这意味着它没有将其用作一个简单的光感受器。他认为,Erythropsidinium可用它的眼睛确定猎物大小、猎物位置以及弹射飞镖的轨道,甚至发现潜在的捕食者。   在另一项研究中,加拿大温哥华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鞭毛藻类身体中心发现细胞核。Erythropsidinium就用它捕获极化光。戈麦斯认为,它可能使Erythropsidinium看到在正常日光中看不见的猎物。他还拍到Erythropsidinium使用了一个叫活塞的结构。这是一个细长的突出物,可发射飞镖,用作一个抵抗潜在捕食者的防御机制。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的负责人布莱恩-利安德尔博士表示,很难想象这个有机体是如何处理进入单眼状的信息的。他说:“一个单细胞是如何处理图像的?这是一个你很难解决的问题。”   Erythropsidinium单眼状的发展还可能为科学家了解眼睛的进化提供重要线索。许多创世论者称,眼睛的复杂性是上帝造人的证据,而不是通过进化过程形成的。但查尔斯-达尔文坚持 认为,即使一个像眼睛一样极其完美和复杂的器官,也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很多科学家为检验达尔文的这一理论研究了眼睛的进化过程。
查看回复

【整月报时:七月】进入实验室之前记得打卡签到!

作者:金黄色小炸魚
[i=s] 本帖最后由 蛋挞妹。 于 2015-11-1 19:18 编辑
id=4533306
【整月报时:七月】 ━━━━━━━━━━━━━♠━━━━━━━━━━━━━ [flash=235,120]http://www.xiami.com/widget/50076868_1774291226,_235_346_fa6f68_1d1d1d_1/multiPlayer.swf[/flash] ━━━━━━━━━━━━━♠━━━━━━━━━━━━━ 七月/July/巧月/文月/孟秋…… 不同的称谓就像衣服,无法改变其中的本质。 新的月份又来了,月历要翻新一页,开始了新的故事。 七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或是即将到来的激情暑假, 或是难以忍耐的炎热夏天, 或是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 或是前方未知的全新旅程…… 无论如何,生物实验室依然365天风雨不改, 大门随时为你敞开,签到永远等你留名。 时别多日,从这个夏天我们重新开始! 你好,好久不见。 ━━━━━━━━━━━━━♠━━━━━━━━━━━━━ 【月签食用方法】
※本帖真材实料绝不兑水!禁水。禁水。禁水。 ※含糖量: ✔完成表格/15宅币 ✔推销安利/5宅币 ✔优秀作文/5-10宅币 ✔眼熟手滑/?? ※糖吃太多对身体不好!签到一次就够惹!重复签到按灌水处理。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以上都没问题的话就结下契约填表吧:
ID: 昵称: 关于你的七月: 赶紧卖一下安利给基友:
※生产日期:2015年07月01日 ※有效期至:2015年07月31日 ※生产商:金鱼 ※地址:生物实验室 ※Made in GN00
查看回复

【整月报时:六月】进入实验室之前记得打卡签到!

作者:金黄色小炸魚
[i=s] 本帖最后由 金黄色小炸魚 于 2015-6-1 05:08 编辑
id=4074107
【整月报时:六月】 ━━━━━━━━━━━━━♠━━━━━━━━━━━━━ [flash=235,120]http://www.xiami.com/widget/50076868_1769101347,_235_346_d6ff7d_d6ff7d_1/multiPlayer.swf[/flash] ━━━━━━━━━━━━━♠━━━━━━━━━━━━━ 六月/June/清和月/水無月/蝉羽…… 不同的称谓就像衣服,无法改变其中的本质。 新的月份又来了,月历要翻新一页,开始了新的故事。 六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或是紧张繁忙的学年尾声, 或是激动人心的毕业时刻, 或是酷热难耐的小暑大暑, 或是不可多见的六月飞霜…… 无论如何,生物实验室依然365天风雨不改, 大门随时为你敞开,签到永远等你留名。 时别多日,从这个夏天我们重新开始! 你好,好久不见。 ━━━━━━━━━━━━━♠━━━━━━━━━━━━━ 【月签食用方法】
※本帖真材实料绝不兑水!禁水。禁水。禁水。 ※含糖量: ✔完成表格/15宅币 ✔推销安利/5宅币 ✔优秀作文/5-10宅币 ✔眼熟手滑/?? ※糖吃太多对身体不好!签到一次就够惹!重复签到按灌水处理。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以上都没问题的话就结下契约填表吧:
ID: 昵称: 关于你的六月: 赶紧卖一下安利给基友:
※生产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有效期至:2015年06月30日 ※生产商:金鱼 ※地址:生物实验室 ※Made in GN00
查看回复

关于给植物光照设备的选择

作者:1984年的消失
最近一直在养藻,以前放在朝阳的地方利用自然光照,平均2000左右lx,之后换到阴面,用led灯带照明,平均光强也近似,但长得一直半死不活,我对光照设备不大了解,led灯是不是和自然光相比或者和日光灯模拟的自然光相比少某些波长段的光啊,有对这个有研究的么?讨论下看看
查看回复

【新闻转载】用意念操控一只机械手?这不再是梦

作者:金黄色小炸魚
[i=s] 本帖最后由 金黄色小炸魚 于 2015-5-23 15:27 编辑 @@15!!一说起机械手我就想起了钢炼里的主人公豆丁, 不过现在科技发达了已经从神经控制上升到意念控制了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 (实际上也挺高大上的(。
@@20!!用意念操控一只机械手?这不再是梦@@20!! 作者:鬼谷藏龙 发表于 2015年5月22日 09:00 原文请戳:果壳网
一直以来,假肢都是肢体残疾人士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依托。然而,传统的假肢大多只能借由感知残肢的肌肉运动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一方面,这令假肢的佩戴很不舒适;另一方面,对于双手残障的人士而言,尚不够平滑流畅的假肢动作也远未能满足其日常所需。如果能开发一种直接通过“意念”来操控的假肢,这无疑能大大提高上肢残疾者的生活质量。今天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1],则无疑向着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在此之前,也有过类似的研究,不过这些研究都是在实验动物,比如说猴子[2]身上进行,但这一次,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将这种技术移植到了人类身上。为了确保“意念操控假肢”能够适用于残障人士,研究团队特别招募了一名已经高位截瘫达十年的志愿者。 他们首先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找到了患者脑中与手部运动相关的脑区,然后在这些脑区植入了多个微阵列电极(electrode array),这些微阵列电极可以实时检测相应脑区的活动情况,并且把这些信息实时反馈给计算机。经过一些功能测试之后,研究者相信他们凭借这些采集到的信息已经足以指挥一台机械臂。 随后,研究者将一只真正的机械臂与计算机连接,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志愿者仅仅依靠想象就操纵机械臂完成了指定任务。从握手到递水、从按搅拌机遥控到“石头剪子布”,志愿者对机械臂的控制正在向真正的“如臂使指”靠近。 这项新突破为今后的神经义肢技术(neuroprosthetics)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或许有一天,上肢残障人士真的可以拥有能够媲美人手的替代品也说不定呢。 (编辑:Calo)
参考资料: Tyson Aflalo, et. al. (2015). "Decoding motor imagery from the 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of a tetraplegic human". Science. VOL 348: 906–910. 用意念控制并感受虚拟手臂
查看回复

关于一年与多年生物之间的进化问题

作者:shenyikai
关于一年与多年生物之间的进化问题{ 生物群落演替里次生演替里,是先出现一年生植物,然后后出现多年生植物,于是我猜测多年生植物是一年生植物进化过来,或者两者有什么关系,但我查询后发现有些多年生植物更古老,比如银杏,还有地球上是先出现一年生植物还是多年生植物呢? }
查看回复

关于原核细胞的呼吸作用具体过程,求解!

作者:shenyikai
[i=s] 本帖最后由 shenyikai 于 2015-5-21 21:00 编辑 关于原核细胞的呼吸作用具体过程{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在细胞质中进行无氧呼吸,教科书上写了两个步骤,但始终不详细,本人好奇,求详细过程。谢谢! } 既然涉及到线粒体,我有个附加疑问{课本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那剩下的5%呢?本人猜测是细胞质,但又不确定,求具体证据,证明其对错。 }
查看回复

【新闻搬运】人类快放下手中的数字设备!金鱼都比你强!

作者:金黄色小炸魚
哈哈哈哈哈哈看到这个新闻的标题我就下定决心: 这新闻我搬定了!!!跟我的id半毛钱关系都毛有
#bm现代数字设备致人类注意力分散:比金鱼还差#bm
来源:新浪科技 2015-05-19 15:09
原文请戳:生物谷

研究人员发现,现代数字设备会导致人类注意力的分散,人类的平均注意广度甚至比普通金鱼还要短1秒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微软公司科学家近期在开展一项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注意广度的影响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现代数字设备会导致人类注意力的分散,志愿者的平均注意广度已从2000年时的12秒下降到如今的8秒,甚至比普通金鱼还要短1秒。

微软公司的这项研究工作主要在加拿大开展,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现代科学技术及数字设备对人类(设备使用者)注意广度的影响。所谓注意广度就是指一个人在单项行为中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研究人员采用索尔伯格和马蒂尔的注意力模型,对200多名志愿者进行了注意力相关测试和调查,并对112名志愿者进行了脑电图扫描。

经过测试及扫描,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注意力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持续性的,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第二种是有选择性的,在没有其它事物分心的情况下,能够自我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第三种是易转移的,注意力会随着事务及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调查研究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及游戏观测两种方式。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将志愿者的注意广度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在游戏观测环节中,研究人员会要求志愿者玩一些游戏,这些游戏其实就是用来测试人的注意广度。此外,在脑电图扫描过程中,志愿者在观看不同类型媒体的同时,还要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这一过程目的是要观测人们的关注目标转移的时刻。

微软公司科学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志愿者的平均注意广度为8秒,而2000年所测量的平均注意广度为12秒,下降幅度多达4秒;而且比金鱼的平均注意广度还要短1秒。但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使用数字设备会导致人们多任务技能的改进。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使用数字设备较多的志愿者,比其他志愿者更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被要求的活动环境。早期过多使用数字设备的志愿者,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他们已经学会了提前集中注意力,即在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设备上之前,已有大量信息的流入等待处理,这样会导致人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的高度集中。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哪些信息是需要关注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使用多屏幕的志愿者(比如,在观看其它屏幕上的节目的同时玩手机),很难分得清信息究竟是来自哪个设备。研究人员认为,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大脑也在不断适应新技术,从而导致注意广度的下降,而注意广度的下降也许只是正常的副作用。(生物谷Bioon.com)


“注意广度的下降也许只是正常的副作用。”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啊代价什么的。。。

人脑和电脑到底哪家强?我个人偏向于人脑,毕竟电脑是人脑的产物啊#om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宅喵RPG地图编辑器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
淀粉月刊
H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