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玄月冰灵 于 2013-12-7 11:21 编辑
电子杂志
汉化软件
Kindle电子书阅读工具——Mobipocket Reader 6.2 汉化版
汉化游戏
独立游戏
视觉小说《恋颖》(请使用xp sp2兼容模式,并以管理员权限打开)
MMD视频
MAD视频
游戏视频
旅行视频
其他视频
Vocaloid合成
实物周边
网络应用
趣味软件
趣味设计
开源项目
compack——早期浏览器兼容性修复组件合集 javascript
flower-world——生日花语查询系统 android
技术百科
网络电台
视频教程

现代平面设计,最早起源于德国,最著名的非包豪斯设计学院莫属。之后,由于战乱,最早的一批设计师和老师全都转移到了美国,于是,造就了今日美国的辉煌。此外,现代设计还有一些著名的分支,例如俄国的构成主义,就是其中经典的案例。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设计手法:
单形切除:在一个画面内,将其中一个图形单独切开,然后摆放在另一个角落。
多形组合:多个不同或者相同的图形,组合在同一个画面内。
群化构成:多个图形,以相似的排列组合在一起。
渐变构成:通过颜色或者形状的逐渐变化,构成画面。
特异构成:看似相同的几个图形叠加,突然间,其中一个图形出现了变异。
空间构成:将传统的平面画面,转换为立体的三维画面。
打散重构:将一个或几个图形打散,重新构划成一个新的画面。

本帖最后由 玄月冰灵 于 2013-11-6 20:15 编辑
一年有365天,算上闰月的话也就366天。一天有24个小时,合计86400秒。就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平均寿命也只不过84岁,也就是30000多天。而我,在互联网行业,已经花费掉了1/17的人生时间。
第一份工作,是一个购物网站,有点类似现在的乐蜂网,主推产品也是化妆品。那时很忙,忙到几乎天天加班,每天加班至少到晚上8点,甚至有几次,超过了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晚上11点。和很多上班族一样,我也是每天上班、打卡、打卡、下班。按部就班的工作,丝毫没有磨灭我的激情。可以说,这份工作,老板给了我很大的权限,整个网站几乎是全权交给我打理。我很努力,整天写代码、设计banner、做推广、写报告、维护公司网络等。但我发现,可能老板更喜欢那种能说会道的人,很可惜,那时的我,还很腼腆。
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做TP的公司,老板人不错,听说为了创业,房子都抵押出去了,差点就倾家荡产。有时候,老板会直接在旺旺里和我们交流,大家聊得也十分随意,像朋友一样。直到后来融资,可能对于我们打工仔来说,根本没什么关系。但是,权力斗争就开始,change or die,最终我选择了die,也就是离开。
第三份工作,从TP变成了自运营,好像是升了一个档次,但是工作量也加大了。严格的KPI考核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感觉气都喘不过来,不过,确实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第四份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猎头找上了我,推荐我去一家外企,而且职位还是令人羡慕的网页设计师。巧合的是,这家公司我在4年前就面试过,初试都没通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猎头和我再三的磨合之下,我最终鼓起了勇气,也正是这次,改变了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整个面试过程并不复杂,很简短,但是,面试期间要完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我做了将近一个星期,而且那时我上一份工作还没有辞去。最后花了两周时间,面试通过了!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可以用“范进中举”的心情来形容。好景不长,刚过了试用期,噩耗传来,公司开始大裁员。我不知道对我来说是好还是坏。因为,按照时间推算,我已经转正了,恰好赶上领一笔不错的遣散费;相反,我又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第五份工作,其实是在两份工作里的抉择。可能因为上一份工作的经验,感觉自己忽然十分吃香。一下子很多offer袭来,忽然有些不知所措了。就像《致青春》里说的,面对爱情,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择业,亦是如此。很不幸,我的路走错了。当时,有两份offer摆在我面前,一份是别人主动找我,而且技术部主管还很看中我,老板身价也是过亿;另一份,是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但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将近4年的光景了。一个是传统企业,一个是IT企业。对于我来说,我并不看重工资有多高,老板家底有多厚,更看中的是行业的前景。对于每个曾经或正在怀揣着IT梦想的宅男也好、极客也好、nerd也好,能进入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做开发,可以说,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出路。可惜,事情并不总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像google公司的高管会为了争女人闹翻,新浪的创始人会因为融资而被迫卸任。也许,我们平时看到的都只是互联网企业光辉的一面,很少看到其中IT人的苦楚。没多久,我就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理由被辞退了,试用期也没过,这对于我以后找工作,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5年,5份工作,互联网行业。我想,在业内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相似的遭遇。面对失败,我们没有选择哭泣,而是在另一片天地继续打拼。都说,三分靠天份,七分靠打拼。即使失败了,我们也曾经拥有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本帖最后由 玄月冰灵 于 2013-11-1 16:16 编辑
创业,是多少人所曾经向往的。这其中有泪水,有欢腾;有欺骗,有友情……
有人说,想要有所作为,要么创业,要么出国。曾经天真烂漫的我们,多少人一旦踏入社会,因为各种尔讹我诈的勾心斗角,渐渐磨平了自己的理想。慢慢地,上班、打卡、下班、打卡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节奏,不知不觉地习以为常,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埋没在了人海之中。
最初的一次创业,那要追溯到2006年左右。如果说,2003年,是中国宽带普及最迅速的一年。那么,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手机产业发展最迅猛的一年。
那时的手机行业,还是诺基亚的天下,那时的HTC还不叫HTC,而叫多普达。记得那时政府还给城管配备了带智能导航的手机,而这款手机,便是多普达的其中一个型号。
当时有一个品牌的日系手机,备受推崇,但由于货源紧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我们几个人开始了创业,而主推的手机,便是这款日系手机。
我在团队里的职务,主要是负责淘宝店铺的建立和独立网店——上海手机网的构建。由于当时十分流行微软的asp,我二话不说便拍脑袋决定将网站架构定为asp+access。
很快,由于是使用现成的开源程序,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的独立网店和淘宝小店就建立好了。
但那时,我还在读书,工作和学习不能同时兼顾。所以,我主要是周末时间维护一下两个小站,而平时实体店铺的运营和操作,则是由其他的合作伙伴管理。
公司出现过几次重大人事变故。第一次,最初的一位出资人,由于个人原因,退出了项目。后来公司搬了地址,招募了一个在校的兼职大学生作为合伙人。可之后也是由于工作与学习不能两全,没过多久,也退股了。
后来,我帮我们的独立网店做了手机版的网站,我们逐步垄断了这一品牌手机的货源,规模不断扩展壮大。
好景不长,由于各种内因和外因,可能是当时大家都还年轻,也可能是没有一个富有经验的核心领导班子。大家最终散伙了……
第二次创业,是我和我的一个远房亲戚。这次的创业,从上次的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我们的title叫轩辕居工作室,主要经营企业、家庭的网络架设,台式机、笔记本的电脑维修等。其实,就有点类似现在的电脑医院。断断续续地也接了不少单,不过,大多都是些小打小闹。
第三次创业,用现在的话说,应该算是一个Web2.0平台。网站名称变更过好多次,从最初的爱博特,到最后的爱博网。网站前后一共运营了五年。最初是一个Web2.0的导航平台。说来也惭愧,虽然运营了那么久,但其实这个网站是没有盈利的。
第四次创业,这次可以说是第一次动真格了。几乎是全职投入到了运营之中。项目的名称叫“校内之星网”,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校内网(现人人网)的第三方辅助平台。网站的内容主要分为校内模版、背景音乐、校内软件、校内商城等几个板块。期间,还独立开发过一款校内网的刷人气软件。网站的访问流量也比较高,但是这次的创业是时间最短的,只有不到短短的半年左右。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没有进行网站备份。当时由于资金有限,选择的服务器商是网上认识的一个朋友。后来才知道,他也只不过是租了一台服务器,然后划分为几百个虚拟主机空间来卖。为什么没有备份会导致网站关闭呢?因为,网站开通半年后,服务器商没有续费,然后直接人间蒸发……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都说互联网是虚拟经济,但这其中的庞大帝国,也是我们互联网人一点一滴的心血铸建起来的。
第五次创业,也就是现在的宅Max。创业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做一个个人博客+电子简历,可能从某个角度来说,根本算不上是创业。但越做到后面,发现用户量越来越大,很多业界人士也都十分关注这个小站。可以说,自己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人。为了研究各种不同的网站构建程序,以个人博客为依托,先后开通过视频站、论坛、活动日历、网店、电台、电子杂志、百科等多个分站。之间网站也出过几次问题,比如内容页无法打开、网站后台无法登录、网站无法访问等。后来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定期备份、访问优化、镜像站等。这次创业获得的教训是,如果你真的想创业,还是全职投入比较好,这样,不仅人可以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也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dreamk 发表于 2014-6-20 14:21……总觉得你这个不叫创业,只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算创业,因为有些不是一个人单干,有些是成年毕业后离职做的项目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玄月冰灵 于 2018-8-17 07:11 编辑
杂志 http://www.yunjii.com/#user/679
电台 http://www.kibey.com/radio/672
视频 http://www.tudou.com/home/anime
实验室 zhaimax.com/Max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