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跖[zhí]草
为一年生草本,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 茎为匍匐茎, 花朵为聚花序, 顶生或腋生, 雌雄同株, 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 下面一瓣为白色, 花苞呈佛焰苞状, 绿色, 雄蕊有6枚。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偶见白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长约2厘米,摺叠状,端渐尖,全缘,基部浑圆,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
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
科名:鸭跖草科,
拉丁种名:Commelina communis Linn 英文名:Common Dayflower Herb
又称:鸡舌草、碧竹草、耳环草、竹叶菜、竹叶水草、碧蝉花、翠蝴蝶、三角菜、淡竹叶鹅儿菜。
生活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
花期:夏季
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西藏地区使用的鸭跖草,为同属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食用价值
春季采食嫩叶,6--7月季采全草入药。
春季采嫩茎叶凉拌、做汤或者炒食,也可制作成干菜。
食用禁忌: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性味:甘,寒,淡。
功用主治:
鸭跖草花幼期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毒蛇咬伤等。

本帖最后由 JIAN·绿绿 于 2012-12-19 19:05 编辑
紫花地丁
多年生草本,高7~14厘米,无地上茎,地下茎很短,主根较粗。叶基生,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圆齿,叶柄具狭翅,托叶钻状三角形,有睫毛。花有卡柄,萼片卵状披针形,花瓣紫堇色,距细管状,直或稍上弯;花期4~5月,紫色小花,秋后茎叶仍青绿如初,花旁伴有针状小果,直至冬初,地上部分才枯萎,因此是极好的地被植物,也可栽于庭园,装饰花境或镶嵌草坪。
中文学名: 紫花地丁
拉丁学名: Viola philippica Car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又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金虎尾目
科: 堇菜科 Violaceae
属: 堇菜属
种: 紫花地丁
花期:4-6月开花
花色:白、黄、紫
分布区域: 原产地中国,分布在中国东北、华东至西北等地的田埂、路旁和圃地中。北京山区、平原均有。 朝鲜、日本、印度、缅甸等地
生长习性:性强健,喜半阴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但在阳光下和较干燥的地方也能生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华北地区能自播繁衍,在半阴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除羊胡子草外,其他草本植物很难侵入。在阳光下可与许多低矮的草本植物共生。
药用以及使用价值
性味苦、辛、寒,无毒
功能主治:可入药,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食用方法】:采摘后,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中略微煮一下,捞出后可凉拌、炒菜。
【来源及制法】: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药品贮藏】:置干燥处。
【药品备注】: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内服多配合银花、连翘、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
【染料用途】:叶可制青绿色染料。
紫地丁节
奥林匹克山的三月,火神的紫色地丁花冠俘虏了维纳斯的芳心;拿破仑倾心于紫色地丁,他的追随者便以紫花地丁作为党派徽记,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时,发誓要在紫花地丁花开时返回巴黎,1815年的三月,女人们身着堇色华服,把紫花丁花撒向皇帝的必经之路。今日法国的图卢兹,每年在2月举办“紫地丁节”。
紫花地丁故事 (戳)
M酱酱 发表于 2013-9-5 22:15这货竟然有一个这么文艺的名字!
从小就爱玩它【喂喂喂教坏小孩纸啊!!!
我们乡下有个传统的游戏 ...
没有 乡下还是城市之分
就是单纯的喜欢植物
[查看全文]
#7127!
这货竟然有一个这么文艺的名字!
从小就爱玩它【喂喂喂教坏小孩纸啊!!!
我们乡下有个传统的游戏,噗,就是摘两朵这个花,把花瓣下面那多出来的尖尖互相勾着,然后就扯,看谁的花先断了谁就输了、、、、、
●▽●炒鸡无意义的游戏,可是我玩了好多年。。。
[查看全文]

紫藤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紫藤是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
【基本介绍】
【别名】古时亦称藤萝、招豆藤。又称朱藤、招藤、藤花菜。
中文学名: 紫藤
拉丁学名: 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
别称: 朱藤、招藤、招豆藤、藤萝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豆亚目
科: 豆科
属: 紫藤属
分布区域:原产中国,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华北地区多有分布,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最为常见。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均有栽培。
落叶藤本。茎左旋,枝较粗壮,嫩枝被白色柔毛,后秃净;冬芽卵形。奇数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托叶线形,早落;小叶3-6对,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上部小叶较大,基部1对最小,长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钝圆或楔形,或歪斜,嫩叶两面被平伏毛,后秃净;小叶柄长3-4毫米,被柔毛;小托叶刺毛状,长4-5毫米,宿存。总状花序发自去年年短枝的腋芽或顶芽,长15-30厘米,径8-10厘米,
花序轴被白色柔毛;苞片披针形,早落;花长2-2.5厘米,芳香;花梗细,长2-3厘米;花萼杯状,长5-6毫米,宽7-8毫米,密被细绢毛,上方2齿甚钝,下方3齿卵状三角形;花冠细绢毛,上方2齿甚钝,下方3齿卵状三角形;花冠紫色,旗瓣 圆形,先端略凹陷,花开后反折,基部有2胼胝体,翼瓣长圆形,基部圆,龙骨瓣较翼瓣短,阔镰形,子房线形,密被绒毛,花柱无毛,上弯,胚珠6-8粒。荚果倒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5-2厘米,密被绒毛,悬垂枝上不脱落,有种子1-3粒;种子褐色,具光泽,圆形,宽1.5厘米,扁平。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5-8月。【习性】
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喜光,较耐阴。
【应用价值】
1、药学应用
性味甘、苦,温。有小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豆荚、种子和茎皮有毒[A-2]。人食用豆荚和种子发生呕吐、腹痛、腹泻以致脱水。儿童食入二粒种子即可引起严重中毒。
紫藤茎皮具有杀虫、止痛、祛风通络等功效,可用于腹痛、蛲虫病等。紫藤的种子有小毒,含有氰化物,可缓解筋骨疼痛,还能防止酒坏变质。紫藤花可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泻等功效。
2、食用价值
可以蒸熟食用
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常采紫藤花蒸食,清香味美。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及"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等,都是加入了紫藤花做成的。
禁忌:豆荚、种子、茎皮有毒不可食用。
(紫藤果实)备注:紫藤蓝色白色的花朵非常美丽,它主要生长在美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又名云豆树。它的全身都具有毒性,尽管有些报告说其花不带毒,但还是小心为妙。因为大量报道以及科学研究证明,一旦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
3、装饰应用
紫藤为长寿树种,民间极喜种植,成年的植株茎蔓蜿延屈曲,开花繁多,串串花序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瘦长的荚果迎风摇曳,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皆爱以其为题材咏诗作画。在庭院中用其攀绕棚架,制成花廊,或用其攀绕枯木,有枯木逢生之意。还可做成姿态优美的悬崖式盆景,置于高几架、书柜顶上,繁花满树,老桩横斜,别有韵致。
4、园林应用
紫藤又名藤萝、朱藤,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一般应用于园林棚架,春季紫花烂漫,别有情趣,适栽于湖畔、池边、假山、石坊等处,具独特风格,盆景也常用。
【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想要一段难忘的情缘,于是她每天诚心地向天上的红衣月老祈求,希望自己能被成全。终于红衣月老被女孩的虔诚感动了,在她的梦中对她说:“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后山的小树林里,她会遇到一个白衣男子,那就是她期待很久的的情缘。”女孩默默记住了,左盼右盼了好久,终于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痴心的女孩满心欢喜地如约独自来到了后山小树林,紧张而又激动地等待着属于她的美丽的情缘--白衣男子的到来。可一直等到天快黑了,那个白衣男子还是没有出现,女孩在紧张失望之时,一不小心反而被草丛里的蛇咬伤了脚踝。女孩不能走路了,家也不能回了,夜色下,女孩心里开始害怕恐慌。在女孩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白衣男子出现了,女孩惊喜地呼喊着救命,白衣男子上前用嘴帮她吸出了脚踝上被蛇咬过的毒血,女孩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他。可是白衣男子家境贫寒,他们的婚事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强烈反对。可女孩心意已决,非白衣男子不嫁。最终两个相爱的人双双跳崖殉情。 后来,在他们殉情的悬崖边上长出了一棵树,那树上居然缠着一棵藤,并开出朵朵花坠,紫中带蓝,灿若云霞,美丽至极。后人称那藤上开出的花为紫藤花,紫藤花需缠树而生,独自不能存活,便有人说那女孩就是紫藤的化身,树就是白衣男子的化身,紫藤为情而生,为爱而亡。
【花语】
紫藤花语: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
紫滕花花语: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
紫滕花花语:沉迷的爱

满天星:学名丝石竹,又名霞草。 属石竹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外观:株高1米,茎部直立,根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0~15cm,直径2~5cm,市售品多已除去棕色外皮,但纵皱的凹陷处有残余而形成棕白色相间的纹理。特征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可见异型维管束2~3轮;多年矮小,有强的苦涩气味。常充银柴胡入药。茎细长而匍匐,平铺地上成片,叶互生满天星花姿挺拔,散状分枝,叶似披针,无柄对生,叶色粉绿,鲜艳,花蕾密集。花朵盛开时每枝绽出无数细如豆粒般的白花,每朵5瓣,构成一束束聚伞花序,散发出微微芳香,犹如繁星点点,又仿佛清晨云雾,傍晚烟霞,缭绕凌空,一片迷茫,故又称为“霞草”。依此特征,满天星的样子恍如白衣修女,朴素无华,这种平凡无奇的装扮,令人一时难以说出它到底美在哪里。据闻突尼斯姑娘却对它深怀眷恋,经常从野外采回家里插养。有人问她们为何喜欢这种小花。她们答道:“我爱它纯洁朴实,毫不虚伪”。至19世纪之后,这花逐渐传至世界各国,对它赏识的人不断增加。特别是1935年美国的园艺专家从原来单瓣的品种中选育出一个称为“重瓣丝石竹”的新品种,其容貌很像一粒粒圆滚滚的白珍珠,如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加上艺术插花热潮又从东、西方蓬勃兴起,人们才真正认识到满天星所表露的非凡风采。生态习性:满天星原产于欧洲、非洲北部及亚洲中、西部的夏季干燥地带。性喜凉爽,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适温为15℃~25℃,在 30℃以上或 10℃以下,水含量并不充足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生长根茎不开花。满天星的历史:由於满天星长的样貌平平,不惹人注目,一直处於花开花落无人问的状态。惟有盛产油榄的突尼斯的姑娘对它情有独钟,经常从野外采回家里插养。有人问她们为何喜欢这花,她们都会异口同声回答:“我爱它纯洁朴实,毫不虚伪。”一直到1759年才被英国一位园艺学家引种驯化,由野花变成了家花。至19世纪初叶,欧洲许多上层人士兴起插花花艺热潮,才使越来越多的花迷爱上了满天星花朵品种:广泛培养。常见品种有「胭脂红」(Carminea,花深玫瑰红色)、「大白花」(Grandiflora Alba,花大,白色)及「玫瑰红」(Rosea,花浅玫瑰色)。满天星高达1公尺(40吋),外形似缕丝花,但具较粗的根状茎,花白色至淡粉红色。常见的品种有「密聚花」(Compacta,枝叶繁茂)、「重瓣花」(Flore Pleno,花重瓣)和「大花」(Grandiflora,花大)。[1]仙女(BristolFairy)在切花生产中应用最多,约占80%,小花型。花白色,完美(Perfect)花大,节间短,粗壮挺拔,花朵较大,晶莹洁白,适宜制作胸花和干花。高温期容易产生莲座状丛生,低温时开花停止,栽培难度大,但价格昂贵。钻石(Flamingo)是从仙女中选育出来的大花品种,节间短,低温时开花推迟。周年生产比较困难,植株较矮,粗生易长,秋天开花,花色洁白。火烈鸟(Hamingo)花淡粉红色,花小、茎细长。红海洋(RedSea)花深桃红色,花大,茎部粗壮。在高寒地带春季栽植,秋季出售,花色十分鲜艳,不易褪色。在暖地,从秋到春都能开花,是最近新选育出的品种。
象征意义:满天星是清雅之士所喜爱的花卉,素蕴含"清纯、致远、浪漫"之意。数百朵玲珑细致、洁白无瑕的小花,松松散散聚在一起,宛若无际夜空中的点点繁星,似雾般朦胧,极具婉约、素雅之美,又如爱人的呼吸般甜蜜动人。微风吹过,清香四逸,更显温馨。




【产地】
原产于伊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现广植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中国引种始于十五世纪,各省区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忌水渍,耐一定程度空气干燥。适生于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土壤,微酸性、微碱土也能适应。
【形态特征】
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全缘,革质,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夏季开花,花桃红色或白色,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茎直立、光滑,为典型三叉分枝。三叶轮生,少为四叶轮生和二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全缘、革质,叶面光亮,侧脉羽状平生。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形,有红、黄、白三种,单瓣、半重瓣或重瓣,有香气,瞢荚果长柱形。花期6--10月,果期12月一翌年1月。常见栽培变种有:白花夹竹桃,花白色、单瓣;重瓣夹竹桃,花红色重瓣;淡黄夹竹桃,花淡黄色、单瓣。夹竹桃全株具有剧毒。
【毒性】
夹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种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它的毒性极高,曾有小量致命或差点致命的报告。当中最大量的毒素是强心甙类的欧夹竹桃甙及neriine。强心甙类是自然的植物或动物毒素,对心脏同时有正面或毒性的影响。在夹竹桃的各个部份都可以找到这些毒素,在树液中浓度最高,在皮肤上可以造成痳痹。科学家相信夹竹桃内仍有很多未知的有害物质。另外,夹竹桃树皮上有rosagenin,可以造成像番木虌碱的影响。整棵植物包括其树液都带有毒性,其他的部份亦会有不良影响。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许或10-20片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儿丧命。对于动物而言,只要其体重的每公斤有0.5毫克的夹竹桃就可以致命。大部份的动物对于夹竹桃都有不良或死亡的反应。
根据美国毒物控制中心联合会毒物暴露监督系统(Toxic Exposure Surveillance System)的报告指出,美国于2002年就有847名夹竹桃中毒事件。在印度就有多宗以吃夹竹桃来自杀的案例。香港曾有因用夹竹桃枝在烹调食品或搅拌粥品而致死的案例。
台湾也曾经发生过有人以夹竹桃枝当筷子,吃下有毒汁液中毒惨案。
【用途】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 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叶及茎皮有剧毒,入药煎汤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强心利尿,定喘镇痛。试用于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等。并可以制杀虫剂,人畜误食可致命。
【环保价值】夹竹桃有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和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能力。夹竹桃的叶片,对人体有毒、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氢、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据测定,盆栽的夹竹桃,在距污染源40米处,仅受到轻度损害,170米处则基本无害,仍能正常开花,其叶片的含硫量比未污染的高7倍以上。夹竹桃即使全身落满了灰尘,仍能旺盛生长,被人们称为"环保卫士"。
【特别提醒】夹竹桃全株具有剧毒,中毒后的症状有恶心、呕吐、昏睡、心律不整,严重的话连失去知觉或死亡都有可能,所以面对夹竹桃,只要欣赏就好,可别动手喔!
【花语】
桃色夹竹桃:咒骂,注意危险;
黄色夹竹桃的花语:深刻的友情。
——搬自百度百科
话说夹竹桃在路边真的好常见,知道它有剧毒时真是吓到诶,幸亏我没有乱舔路边花草的习惯= =
不过即使毒性这么强的花也是能治病的,还有很多其他的用处,不过只可远观不能亵玩#9x
该贴已经同步到 阿四看着你的微博
#7167!我会告诉你我家老区这边最长的街道的行道树就是夹竹桃么……从小被教育不要摘夹竹桃的花来吃_(:з」∠)_话说行道树的夹竹桃长得好健壮0.0
[查看全文]
我小时候看一本不知道哪儿出版的百科全书 上面有说夹竹桃有毒~说美国那边从某某年开始不许种在路边云云 不太记得清了 从此就不敢再去摘夹竹桃啦~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flag易 于 2012-9-10 16:36 编辑
想到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华,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犬夜叉》里的桔梗大人了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向死亡的花朵,用鲜血铺陈,有着夕阳的美丽,而且遇见鲜红的彼岸花还有一种莫名的生的感觉。美虽小,带给人的精神满足确实其它花所不能比的,谁叫它是“彼岸”得不到的花朵呢。
虽说一般很难见到成片的花海,但彼岸花还是很常见的,一般的校园里都能够见得到,有时运气好还能见到一小丛,喜欢的话可以去找找看。
一株花就是一株生命,不可以随意采摘哦!
曼珠沙华
百科名片 曼珠沙华曼珠沙华(梵语:Mañ;jusaka),又名红花石蒜,是石蒜的一种,为血红色的彼岸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秋末,落于夏初。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品种),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
中文学名: 石蒜 拉丁学名: Lycoris radiata 别称: 彼岸花,曼珠沙华, 二名法: Lycoris radi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天门冬目 科: 石蒜科 属: 石蒜属 种: 石蒜 分布区域: 我国长江中下游、西南部分地区,越南、马来西亚及东亚各地。 花期: 8月底、秋分前三天(秋彼岸)。 形态特征 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种子多数,一般以鳞茎3-4年繁殖一次。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被称为彼岸花,由于它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称健康的守护神,又名舍子花或舍利子 。
[1]
注意:彼岸花只有红白黄三色,只有红色的才叫曼珠沙华(stonegarlic)也称往生花,白色的叫曼陀罗华(mandarava)。[1]
编辑本段习性 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
春天是球根,夏天生长叶子,秋天立起开花,冬天叶子又慢慢退去,如此轮回。而花叶永不相见,也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
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
由于石蒜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色泽鲜红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礼节日),加之石蒜叶
曼珠沙华(20张)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在日本传说中,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较常用于丧礼,又被称为死亡之花。然而在中国并无此种说法,石蒜反因其鲜艳色彩而成为常见的喜庆用花。
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只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此外,由于石蒜的根茎与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贩会用它冒充水仙来卖,所以买花时要仔细甄别。
石蒜观赏胜地主要有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日本日高,以及江苏等地。[1]
编辑本段花名起源、种植佛经中的曼珠沙华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乱坠天花,有四花,分别为: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法华经·卷一》
《妙法莲华经决疑》又云:
——云何曼陀罗华?
——白圆华,同如风茄花。
——云何曼珠沙华?
——赤团华。
曼珠沙华、曼陀罗华,是佛经中描绘的天界之花。
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芬陀利华、摩诃芬陀利华等等这些称谓源于梵语佛经,曾于《大乘妙法莲华经》中记载过。“摩诃”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语发音即为“摩诃衍那”,至于“衍那”就是乘载的意思,“华”在古汉语中即是“花”之意。这些词语出现在古梵文佛经中,意指地上之花。在西方,她是由神魔之血混合后诞生的。
据《佛光大辞典》载,曼珠沙,梵语manjusaka,巴利语manjusaka。又译作柔软华、白圆华、如意华、槛花、曼珠颜华。其花大者,称为摩诃曼珠沙华。曼珠沙华为四种天花之一,乃天界之花名。其花鲜白柔软,诸天可随意降落此花,以庄严说法道场,见之者可断离恶业。
又南朝梁代法云所着法华义记卷一载,曼珠沙华译为赤团花。[1]其他别名 两生花、龙爪花、老鸦蒜 、曼珠沙华(stonegarlic)、蟑螂花、彼岸花、平地一声雷、老死不相往来、灶鸡花、死人花(shibito hana)、幽灵花(yuurei hana)、地狱花(jigoku hana)、天盖花(tengai hana)、剃刀花(kamisori hana)、舍子花(sutego hana)等。
[1]医药用途 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种子多数,一般以鳞茎3-4年繁殖一次。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被称为彼岸花,由于它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称健康的守护神,又名舍子花或舍利子 。[2]
曼珠沙华
根据中医典籍记载,红花石蒜鳞茎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药有催吐、祛痰、消肿、止痛、解毒之效。
石蒜虽观赏性较强,但根茎有毒,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但如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轻者呕吐、腹泻,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有生命危险。
根据药理学研究,红花石蒜鳞茎的主要药用成分是各种石蒜碱和加兰他敏。石蒜碱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对阿米巴痢疾亦有疗效。加兰他敏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脊髓灰质炎等中枢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症等。目前这些成分均已可以以商业规模提取,国外已开始利用,我国专家也在深入开展研究,开发药物造福人类。
药用鳞茎:含有多种生物碱,如石蒜碱、石蒜胺碱、加兰他敏等。具有祛风消肿、解毒抗癌作用。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肝癌,并试治肺癌、卵巢癌、宫颈癌、淋巴癌。[1]种植 可以露地栽培、温室盆栽、框式栽培或水培。[1]盆栽 彼岸花喜欢散射光,不喜欢强光,所以光照不要太强。彼岸花对土的要求,通常是没什么要求的。不过它毕竟是南方花,所以土要酸性土,有点砂质性的,透气透水的那种。彼岸花一年四季地上都有观赏价值,有叶无花,有花无叶。
石蒜适应性强,鳞茎有休眠现象,北方需要盆栽观赏,5月末种植的石蒜也应该能开花。北方栽培的适宜时间:应在春天(4-5月)栽种。多数品种喜爱温暖的气候,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旬平均气温24℃,适宜石蒜生长。播种10天,根系生长旺盛,叶片先后长出地面。冬季日平均气温8℃以上,最低气温达1℃,不影响石蒜生长。浇水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根茎腐烂。
[1]栽培 把主球四周的小鳞茎剥下进行繁殖。将主球的残根修掉,晒两天,待伤口干燥后即可栽种。覆土时,要使球的顶部露出土面。盆栽选用生长3年,能开花的大球(直径在7厘米以上)盆栽,可一盆栽一球,也可一大盆栽3~4个球。要浅植,使球的1/3-1/2居于土面上。上盆后浇水1次,使土略微湿润即可。待发出新叶后再浇水。每半月施液肥1次。在秋季叶片增厚老熟时,可停止浇水。
待2~3月间,萌芽后,再予以翻盆或更换盆土。培养土可用泥炭2份、园土2份、珍珠岩1份混合配制而成,同时加入少量的基肥。夏季休眠期浇水要少,春秋季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每半月追施1次稀薄饼肥水。石蒜喜半阴,夏季避免阳光直射,春秋季置半阴处养护,越冬期间严格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四、花后处理及病虫害防治石蒜在开花后应剪去花葶,以减少养分的损失。石蒜的管理粗放,常见病害有炭疽病和细菌性软腐病,鳞茎栽植前用0.3%硫酸铜液浸泡30分钟,用水洗净,晾干后种植。每隔半月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发病初期用50%苯来特2500倍液喷洒。 [1]
栽培环境的要求
种植深度不宜太深,以鳞茎顶刚埋入土面为好。土质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或疏松的培养土,偏酸性土壤,栽植时施适量的基肥和栽培后灌透水;营养生长期,其间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以防鳞茎腐烂。开花前20天至开花期必须要适量水份供给,以达到开花整齐一致,且花朵容易维持。
[1]常见的害虫 1.斜纹夜盗蛾,主要以幼虫危害叶子、花蕾、果实,啃食叶肉,咬蛀花葶、种子,一般在从春末到11月份危害,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万灵1000倍液防治。
2.石蒜夜蛾,其幼虫入侵的植株,通常叶片被掏空,且可以直接蛀食鳞茎内部,受害处通常会留下大量的绿色或及褐色粪粒,经常注意叶背,有无排列整齐的虫卵,发现即刻清除。防治上可结合冬季或早春翻地,挖除越冬虫蛹,减少虫口基数;发生时,喷施药剂乐斯本1500倍或辛硫膦乳油800倍,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幼虫出来活动时喷雾,防治效果比较好。
3.蓟马,通体红色,主要在球茎发叶处吸食营养,导致叶片失绿,尤其是果实成熟后发现较多,可以用25%吡虫啉3000倍液,70%艾美乐6000-100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
4.蛴螬,发现后应及时采用辛硫磷或敌百虫等药物进行防治。
[1]花语 中国花语:“优美纯洁”
朝鲜花语:“相互思念”
日本花语:“悲伤回忆”
在某些人看来,曼珠沙华有着无与伦比的残艳与毒烈般的唯美,很凄凉,和昙花很相似,都是不曾受到祝福的花。正如某些感情不受祝福一样,尽管也很美。
彼岸花太美,看后心中会涌起莫名的悲凉,感觉它和罂粟很像,承受太多不公平的指责,缺少太多真心的祝福……
花和叶的永不相见,就像命中注定错过的缘分。那一团团看似妖艳的火红却让人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完美的外表却无法掩饰惨淡的灵魂……
它守护的永远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彼此相守、彼此相知、却彼此两不相见。纵然悲哀,也是见证了最真挚爱情的存在...
彼岸花白色的称曼陀罗华,红色的称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悲伤的回忆、相互思念、优美纯洁、分离、死亡之美、永远无法相会的悲伤、无尽的爱情、死亡的前兆、地狱的召唤。
(曼陀罗华:无尽的思念,绝望的爱情,天堂的来信。)[3]与曼陀罗华的区别 曼陀罗华:白色彼岸花
曼珠沙华:红色彼岸花
上二者同属彼岸花,颜色不同。同属石蒜科石蒜属。
注意:曼陀罗,茄科曼陀罗属,与上述两者完全不同。
曼陀罗花而非曼陀罗华(11张)
(摩诃曼陀罗花 意为: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白莲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曼陀罗华(man da ra ge),是梵语的(māndārava)。指佛现时天上降下色泽及香气美好的花,见者心乐,与曼珠沙华,是不同的花。
日文:朝鲜朝颜(chousen asagao)的别名就是曼陀罗花。
学名:Datura metel
科名:SOLANACEAE(茄科)
属名:Datura
种名:metel
中文:曼陀罗
英文:Hindu datura
原产地是亚洲热带地区,是江户时代经中国传到日本当作药草栽培。毒性则比彼岸花强,在古代有多次用作麻醉药的记载。曼陀罗叶也对之前版上关心的哮喘(喘息zensoku)有疗效。
曼陀罗花是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而曼珠沙华是石蒜科石蒜属植物,两者是不同科属的植物。
佛典中说曼陀罗花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而「摩诃曼珠沙华」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
我们一般所说的曼陀罗花是白色的,而曼珠沙华是红色的。
从原意,严格说起来,现在用曼珠沙华只是彼岸花的一个别名。曼珠沙华,不能说就是彼岸花,曼陀罗花,也不能说就是朝鲜朝颜。不过普遍都已经正反过来互用,行之已久。去买花,花屋也知道:曼珠沙华=彼岸花;曼陀罗花=朝鲜朝颜
【主要分布】中国各省区都有分布; 广布于世界各大洲。
【别名】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1]
编辑本段相关传说相关传说1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华。守护在彼岸花身边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无法亲眼见到对方……因为曼珠沙华的生长习性——花开时看不见叶子,而有叶子时却看不见花。花叶之间,始终不能相见,生生相错。可是,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深深地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
那一年,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艳美丽。可是这件事,神却怪罪了下来。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再也没有在城市出现过……从此,这种花就成为只开在黄泉路上的彼岸花,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轮回转世时,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再分开,却又会再次跌入诅咒的轮回。
[4]相关传说2 从前从前,一个长相奇丑无比的鬼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可正因为他丑,姑娘并不爱他,出于爱恋,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来,后来,来了一个武士,他救出了姑娘并与她相爱,而同时,武士用剑斩杀了鬼。鬼的血溅在乱草丛中,一种红黑相间的花从此便在那里绚丽地绽放开来,这种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从那以后,彼岸花便开在了地狱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里是死去的人忘却今生情缘,转身投胎来世的地方……
爱情,大概也是如此,只因为彼此爱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却很多很多。于是,彼岸花成了来自黑暗的爱情使者,因为它见证了一段黑色的死亡。[4]相关传说3 相传彼岸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5]相关传说4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
曼珠沙华,出自法华经:本名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意思是,开在天界之红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开在阴历七月,花语是“悲伤的回忆”。[3]相关传说5 彼岸花---传说中冥界唯一的花,也叫引魂花
火照之路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
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 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5]相关传说6 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心心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相见。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见面后,彼发现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样发现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一见如故,心生爱念,便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
结果是注定的,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的扼杀了。天庭降下惩罚,给他们两个下了一个狠毒无比的诅咒,既然他们不顾天条要私会,便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只是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
传说轮回无数后,有一天佛来到这里,看见地上一株花气度非凡,妖红似火,佛便来到它前面仔细观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佛既不悲伤,也不愤怒,他突然仰天长笑三声,伸手把这花从地上给拔了出来。佛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说道:“前世你们相念不得相见,无数轮回后,相爱不得厮守,所谓分分合合不过是缘生缘灭,你身上有天庭的诅咒,让你们缘尽却不散,缘灭却不分,我不能帮你解开这狠毒的咒语,便带你去那彼岸,让你在那花开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过地府里的三途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湿了衣服,而那里正放着佛带着的这株红花,等佛来到彼岸解开衣服包着的花再看时,发现火红的花朵已经变做纯白,佛沉思片刻,大笑云:大喜不若大悲,铭记不如忘记,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将这花种在彼岸,叫它曼陀罗华,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他在三途河上,被河水褪色的花把所有的红色滴在了河水里,终日哀号不断,令人闻之哀伤,地藏菩萨神通非常,得知曼陀罗华已生,便来到河边,拿出一粒种子丢进河里,不一会,一朵红艳更胜之前的花朵从水中长出,地藏将它拿到手里,叹到:你脱身而去,得大自在,为何要把这无边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无边的地狱里呢?我让你做个接引使者,指引他们走向轮回,就记住你这一个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罗华,就叫你曼珠沙华吧。
从此,天下间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个长在彼岸,一个生在三途河边。生生世世,永远相忘。
【摘自百度】

学名: 紫薇
别名: 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海棠树、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
紫薇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涝。萌芽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
紫薇—–科属分类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科:千屈菜科(Lythraceae)
属:紫薇属(Lagerstroemia)
种:紫薇 L. indica
分布: 紫薇产东南亚直至大洋洲,而以中国为其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
紫薇–形态特征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江苏紫薇基地人工培育,数量大。紫薇为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高3~7米;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状。叶互生或对生,近无柄;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厘米,宽2.5~4厘米,光滑无毛或沿主脉上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4~20厘米;花径2.5~3厘米;花萼6浅裂,裂片卵形,外面平滑;花瓣6,红色或粉红色,边缘有不规则缺刻,基部有长爪;雄蕊36~42,外侧6枚花丝较长;子房6室。蒴果椭圆状球形,长9~13毫米,宽8~11毫米,6瓣裂。种子有翅。花期6~9月,果期7~9月。 树干愈老愈光华,用手抚摸,全株微微颤动,故又称为入惊儿树、痒痒树。
紫薇–品种(1)紫薇:花紫红色。
(2)翠薇:花蓝柴色,叶色暗绿。
(3)赤薇:花火红色。
(4)银薇:花白色或微带淡茧色,叶色淡绿。
以花瓣蓝色的翠薇最佳,为圆锥花序,着生新枝顶端,长达20厘米,每朵花6瓣,瓣多皱襞,似一轮盘。花开满树,艳丽如霞,故又称满堂红。结果为蒴果,状如大豆,内有种子多粒,11月成熟。
yeybabywang 发表于 2014-4-9 20:04话说我小时候发现家住的小区以花草名来命名单元名,比如雪松阁门口种雪松,玉兰阁门口种玉兰,我住紫 ...
那不错啊
[查看全文]
#7123!话说我小时候发现家住的小区以花草名来命名单元名,比如雪松阁门口种雪松,玉兰阁门口种玉兰,我住紫薇阁,家门口就种这种紫薇树。。。。额。。。
[查看全文]
#7174!
我就一直在想,要是这花不用紫薇这个名字就好了!
紫薇也是到处都可见的花了,而且大多数人都只知道紫薇不知道紫薇长这样啊!!!
我每次跟人说,别人都会一副好神奇的眼神【自豪感来了有木有,哈哈哈
话说,我最喜欢紫色的,白色的也很好!紫薇花瓣其实有点儿像叶子的感觉啊,轻飘飘的嘤嘤嘤
噗,我又要说自己摧残花的历史了〒▽〒
我曾经弄了好些花瓣来,然后用电风扇吹的满房间都是,感觉好浪漫好漂亮的说!【好吧,我不会再这样 了啦〒▽〒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媳妇媳妇快开花 于 2013-6-16 19:03 编辑
感觉这一版块关于花好少啊,虽然明天六级考,我是去打酱油的,来一发再说@42#
最先知道跳舞草是看了沧月的花镜系列,小说里白螺送了一娃子一盆跳舞草(具体情节忘了嘿嘿,花镜里有很多花,喜欢花又喜欢小说的筒子可以看一看),当时还查了一下,跳舞草又称风吹草(至少我们这边是这么叫的@jgzhx#),风一吹就簌簌转动,看上去好似跳舞的样子(话说我观察了好久,不管风吹哪棵草都是跳动的啊,也许跳舞草跳得更厉害些?呵呵,反正我养的那颗太小了,看不粗来)
好了,以上纯属花某人乱侃,客官随便看看就行。
先上图:
再来是百度百科:舞草(Desmodium gyrans ) 又名跳舞草、情人草、无风自动草、多情草、风流草、求偶草等, 属豆科舞草属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喜阳光,呈小灌木,盆栽高约70~100厘米,地栽可达1.5~2米,各枝叶柄上长有3枚清秀的叶片,当气温达25℃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两枚小叶绕中间大叶便“自行起舞”故名"舞草",给人以清新和神秘之感。
舞草即便在午夜“睡眠”状态下,小叶也仍在徐徐转动,只是速度比白天慢。每当夜幕降临,舞草便进入“睡眠”状态,叶柄向上贴向枝条,顶小叶下垂,就象一把合起的折刀。随着晨曦的到来,它的叶腋角度增大,顶小叶被撑开。如果在舞草进入“梦乡”以后,将它的顶生小叶往上抬,就会发现它在下垂时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紧张状态。叶腋的角度和顶小叶与叶柄的角度难以随意改变。它的叶柄上举、顶小叶被压下,是由于在顶小叶及整个复叶的叶柄部有一群细胞增加了膨压所致;在白天正常状态下,增加膨压的却是叶柄处位置正好相反的一群细胞。舞草为什么要进行这种“紧张性睡眠”呢?我们知道,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片采取与地心引力方向垂直的开展姿势,一致的下垂姿势,就减小了能量的消耗。这也是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方式。
舞草可以伴随音乐翩翩起舞,舞草“跳舞”,并非整个植株在运动,引起人们兴趣的所谓舞蹈,是它的一对侧小叶能进行明显的转动:或做360度的大回环,或做上下摆动。同一植株上各小叶在运动时虽然有快有慢,但却颇具节奏。时而两片小叶同时向上合拢,然后又慢慢地分开平展,似蝴蝶在轻舞双翅;时而一片向上,另一片朝下,象艺术体操中的优美舞姿;有时许多小叶同时起舞,此起彼落,蔚为奇观。
舞草侧小叶的转动既不像含羞草那样由外界刺激引起,也不似向日葵那样有明显的趋光性,我行我素、别具一格。这种运动现象在植物界确属罕见。那么舞草因何而舞呢?目前仍是个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产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台湾等省区。生于丘陵山坡或山沟灌丛中,海拔200-1500米。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也有分布。
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环境。耐旱,耐瘠薄土壤,常生长在丘陵山坡或山沟灌丛中,或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
开紫色的花:
会结豆荚哦:(我才知道@1#)
种子是棕褐色的,很小一粒,看它豆荚不大就知道了,很像咖啡豆,在百度上没找到如意的照片,就不上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