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吾有屠龙之术 于 2014-8-30 22:18 编辑
【注:该贴转自http://tieba.baidu.com/p/2351608427】
黄金雨由铅(II)和碘离子的混合后溶液中瞬时形成的明亮的黄色沉淀,被称为“黄金雨”
Pb(NO3)2 + 2 KI ==> PbI2↓ + 2 KNO3
碘化铅的溶解度,在室温下约1毫摩尔每升。
准备步骤:
这个反应需要在蒸馏水中进行,因为水中的阴离子(如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会导致溶液中形成不溶性铅盐从而使溶液变得混浊,然后分别准备好 0.3 wt.% 的硝酸铅以及碘化钠的溶液。
实验操作:
取相同体积的硝酸铅和碘化钠溶液并且混合。起初两种溶液都是无色的,当混合之后会瞬间出现黄色沉淀。随后加热溶液至80℃,沉淀完全溶解。静置溶液并且让溶液自然降温,期间会出现黄色的细微的析出物。碘化铅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冷却速度。如果用幻灯机之类的强光源照射它,那么就可以看到碘化铅晶体的反光。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安全事项:
可溶性铅盐都是有毒的,请注意实验时的安全防护,避免与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中毒,以及试验过后的废液处理。


本帖最后由 吾有屠龙之术 于 2013-7-8 18:00 编辑
天气炎热,暑气难解,像芙妹这般的女汉子,就爱时不时地“来上一杯”~
最近小生在网上看到一种新的彩虹鸡尾酒,但不是分层的那种,而是……
感觉超厉害有没有!!
于是小生就去找教程……找到了~~
[media=x,500,375]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4MDc5MjM2.html[/media]
虽然没字幕,但还是可以看看的
小生这里整理个简单的文字版的吧
tips:加冰很重要哦,不只是口感好,而且碎冰可以再物理上阻止各种原料的混合~碎一点的冰效果double!

本帖最后由 ユキ 于 2014-2-26 18:40 编辑
预览图:
共58本。【福利】分享给化学系的大学党们。
下载地址↓↓↓
【会有后续更新】




许多化学物质都有俗称,或是为了方便称呼,或是因为在传统工艺者的习惯。
所以小生就想,不如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化学物质又俗称?
于是就有了这个活动——【我背不出俗称,怎么想都是没糖的错!!】
在这个活动进行的同时,小生不但重温了以前学过的物质,还见识了好多炒鸡高端的新俗称!
还被纠正了很多错误的观念……【世界观被拯救了!】
错误一:有些物质,我们在初高中的学习中给了它一个“俗称A”,不过是因为A主要含有这种物质,而教材中的实验则用A代替它。但严格来说,A并不是俗称。
举例:CaCO3的俗称不是“大理石”,而是石灰石(也不是石灰)
错误二:有些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分子太大,用结构命名法称呼太麻烦,科学家就给它起了名称,这和俗称也是两回事。
举例:蔗糖——C12H22O11,不能算俗称哦!
错误三:有些物质——不,是有些同学,应该认认真真上化学课了……
举例:NaOH——氢氧化钠…………CO2——二氧化碳……
以下是根据维基百科和化学品编号整理的,评分也是根据这两个比较权威的评分的。
【某度的实在是太混乱了……】

话说找了好久,就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家里没有干冰机,查到一个用六水氯化钙冰盐浴制作的,能使温度降到零下50,好像有固态二氧化碳了吧。但是不懂有没有可行性。
还有奇葩说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放到冰箱里去,就可以制成了........
还有人说买一瓶二氧化碳不用减压表,打开开关的五分之一,大概三五分钟就往外吹干冰了.....
粉嫩新人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