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荒政录序》作于万历十年(1582年),这一年嘉定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咫风海溢之灾,水势汹汹,郡内百姓房屋被毁,死伤者不计其数,巡抚周如斗为民请命,焦心劳力,于麦秋始得贩济,身为布衣的唐时升“奉命奔走四境,以求民隐。”并代作《嘉定荒政录序》记之。
部分参考材料:
【万历嘉定县志】
【周巡抚】明嘉定县隶属苏州府,设江苏巡抚(即应天巡抚)。
《崇明县志》: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巡按周如斗奏请明政府拨银4万两,筑砖城抵御倭寇,本县始有砖城。
【大明皇帝衮服图解】
【《三易集》】:明代唐时升撰,唐时升文才很好,与友人一起做诗的时候常常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他不喜欢艰深涩泽的文章,自己作诗用词清浅,且不加点窦,一气呵成。他为自己的诗文集取名“三易”,也是不喜艰深之意。
【嘉定四先生】:明末居住在嘉定的程嘉燧,唐时升,李流芳,娄坚各以诗文书画蜚声海内,人称“嘉定四先生”。
【万历十年】《皇明奇事述 卷三》○两壬午风水之变:万历十年壬午秋七月丙辰朔,十三日戊辰至次日己巳,大风雨拔木,江海及湖水俱啸涌。吾州常熟、崇明、嘉定、吴江等处,漂没室庐人畜以万计。考之《实录》,嘉靖元年壬午秋七月乙巳朔,二十四日戊辰至次日己巳,大风雨江海啸涌,漂没室庐人畜亦如之。
【富郑公的相关史料(无句读版)】《四库全书?东岩集》(明)夏尚朴 撰
卷三《郎川潘氏义冢记》
天下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然多拘於势分不肯以有为其或势分非所拘无所为而为者其为善之心诚矣不然则亦有为而为至无所为而止矣而何有於义哉正徳戊辰江南嵗大祲建平尤甚次年春复大疫饿莩相藉僵尸载途诿之者曰发粟赈饥掩骼埋胔国家事也守令责也吾何与独吾潘君时英素知尚义周贫恤匮不遗余力有司尝奉诏旌为义官及此目击其事而寝食不安乃设粥以饲饿者施药以疗病者多所全活其有辗转沟壑率罹鸢鸱蝼蚁之惨者为义冢城北度田六亩凿为深圹号於众曰有能负一尸以埋者与谷若干就食之徒争相负入圹而埋之不下数千人又具酒食以时祀之於是死有归生有养一举而两得巡按御史北平刘公以礼奖劝且路收二馁童付之叹曰有司得如潘某者数人则江南之民我无患矣乃为立碑於按治所以纪其事因以为守令之不职者愧邑之慕义者又恐时移事改夷为平原相与谋议立石冢侧以垂诸乆而求记於予予惟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心也固众人之所同有也奈何世变日下残忍者多虽可为如守令亦置民瘼於度外顾时英者闾阎中一齐民耳乃能推其所有於饥馑疫疠之余使乡之生死均受其惠如此非有所不忍无所为而不以势分拘者其能然乎朱子曰一命之士苟存心於爱物於民必有所济故陈尧叟为糜食饿汲长孺开仓赈饥富郑公活流民於青州范文正公复流亡於浙西民到於今称之使时英沾一命之寄则其所济当不止此尝闻之殷仲堪葬漂流之棺郭元振助五世之葬后皆获报於身而并及其子若时英之隂徳虽非有为而为然为善获报将有不期然而然者时英名某於吾宗居父行其大父公讳灏尝领永乐癸夘乡荐有义方之训时英能继其志为人之所不能为而又无所为焉是诚可尚也故僭述其槩於此尚当俟作史者采之以垂诸永乆焉是为记
卷四《上南都李巡抚书》
窃闻富郑公之在青州会河朔大水民流京东劝民出粟得五十万斛益以官廪随所在贮之得公私庐舎十万余问散处其人选老弱病瘠者廪之山林河泊之利听流民取之主不得禁死者为大冢葬之明年麦大熟流民以逺近受粮而归凡活数千万人公之相业实兆於此尝自言曰过於作中书令四考矣今嵗灾伤甚广而江北尤甚死者相枕席挈家南归者已不计其数阻之使不得渡江则非仁听其渡江散之四方而不知所以处之非惟展转死于沟壑抑恐羣聚为冦不能不近为畿辅之忧也明公奉命以来凡所以振籴劝分者已无所不用其极但恐粮食有限不足以及数月救荒之用一旦告乏则前功为之尽弃为今权冝之计望与诸公亟命五城兵马及上元江寜知县尽籍内外城中龙江上新等处军民殷实人户及开舗面得利之家分为三等令毎家安挿饥民一人俱不分军民先上等戸次中下等户如饥民众多不足安挿上等户量添一二人毎人日与粥三餐二三碗共计米六七合似亦易给耳限之使不得他往先正谓人得一食则不死力可以营一食者则不至矣十家内■〈走賛〉空屋一二间计可容十数人如本巷无空屋可容量给官钱令买竹木芦席傍冷更铺邉搭盖二人共与草荐一二铺用木板阁之免令受湿生病饥民死者或官钱不足以给■〈扌彗〉不得已用芦席裹之责令地方火夫擡出城外深埋勿令暴露为犬豕所伤并行直隷府县凡在城在乡悉依此法处之流民至日一体安揷此特为目前鳏寡孤独流离困苦无所归者设耳若夫贫难下户数口之家方欲仰餐於官而营生於已者不在数又俟米船至日从详区处使人人得沾实恵则所全活岂止数十万而二十四考中书令有不足言者生昨晋谒畧仿富郑公救荒遗意僭拟及此伏惟俯赐听纳今开写进呈第才识荒疎言词拙讷不足以备明公采择无任悚息待罪之至
【《春秋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冬》】国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一年不升,告籴诸侯。告,请也。籴,籴也。不正,故举臧孙辰以为私行也。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诸侯无粟,诸侯相归粟,正也。臧孙辰告籴于齐,告,然后与之。
【《论语述何》】:在鲁言鲁,前乎夫子而圣与仁,柳下惠一人而已,仲忌而不举,罪与三家者同。《春秋》于庄公二十八年书臧孙辰告籴于齐,讥其为国不知礼也。自后大乱三世,臧文仲柄为政,若罔闻知,历庄僖文之篇,凡四十有八年,而书其卒,余事曾不一见,于策盖削之也。若曰素餐尸位,妨贤病国之文臣,不若遄死之为愈矣。
【《救荒活民书》卷三,页11~21,富弼《富弼青州赈济行道》】
史料注譯:富弼,〈富弼青州賑濟行道〉,《救荒活民書》,卷三,頁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