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下的风
东汉末年南阳郡人

简介

张津

字:子云

生卒:?-210年

籍贯:东汉末年南阳郡人

官至:交州刺史 官宦生涯

主要事迹

说服何进

早年,张津怀有想要匡正扶持当时的朝政的志向,而待在朝廷中担任官职。接着,成为大将军何进所信任的人,也投靠于袁绍的麾下作为门客。

到了中平六年(189年),袁绍为了要诛杀张让这群宦官,决定张津执行说服大将军何进的任务,然后一到达的时候就说:“张让等人掌权已久,且又跟董太后联合夺取利益。故大将军您能趁机来整顿天下,来屏除祸根。”何进一接受他的意见之后,立刻决定和袁绍讨论诛杀宦官的计划。

治理交州

在交阯刺史朱符遭到当地人的杀害之后,朝廷派遣张津担任交阯刺史。直到建安二年(197年),当时担任交阯太守的士燮给朝廷上表说:“如今天下的十二州皆拥有州的地位,但惟独交阯的最高行政长官仍称为刺史,而认为朝廷没公平对待我们。”朝廷遵照意见而成立交州,并改任张津为交州牧。

后来,因跟荆州刺史刘表发生纠纷,开始一年接着一年地交战。且与刘表的兵力比较之下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这没达到目的;反而,造成部将愈来愈憎恨他,甚至也有擅自离开他身边的举动。另外,他对于约束和监督这二方面做得很松散,故可以说没有威武的人。基于这个原因,遭受其他人的侮辱和欺压。再加上,无视圣贤的教训和国家制定的法律,又在头上裹着红头巾布、弹琴烧香,还对于道教经典十分沉迷。甚至,声称这能达到利于自己的程度。

建安八年(203年),张津赠送以出产在交趾郡和合浦郡的益智子制成的粽子给曹操品尝。过一段时间后,遭到部将区景的杀害而去世。

其他相关记载 中平六年(189年)何进入宫后,袁绍以张津为说客劝何进诛灭宦官,何进此后重用袁绍。

建安八年(203年),朝廷派遣张津为交州刺史。张津在位期间喜爱鬼神之事,常以红帕里头,鼓琴烧香,读道教书籍,自称可助出军之威。最后为手下区景所杀。其位由刘表派遣赖恭接替。

在小说当中,张津唯独在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被提到过。在孙策被张昭和数十名臣子联署拜托别杀于吉时,而提到张津在担任交州刺史时,因过度迷信而惨遭被敌方所杀的事情。不过,依照时间来讲,孙策是在建安五年(200年)把于吉害死的,而张津是在建安八年(203年)才担任交州刺史。所以,张津的死比孙策杀于吉还得更晚。也不可能提到张津的死因。

个人生活

社会交流

在张津的一生当中,跟一些当时有名气的人士有一定的交情。像是有出身于“四世三公”名门背景的袁绍、担任大将军的何进,甚至是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相对地,在治理交州时,却与部将的相处逐渐恶化。

名流方面

张津是被大将军何进所亲近的门客。在袁绍指派他游说何进这方面,可以了解受到袁绍有一定的信任,才会被指派这重大的任务。接着,从何进诚然地接受他的意见,更可以证明何进对他是毫无怀疑,并加以重视地对待。另外,在担任交州牧时,还特地赠送交州特有的食品—益智子粽—给曹操的手中。这可能只是和曹操做个纯粹的送礼往来,难分辨双方之间的交情程度是如。何还有,许靖在写给曹操的书信中,推荐可以找张津来作为援助者。由这能够推测,许靖对于张津的认识有一些了解,才会把握这次机会推荐给曹操作为得力的援助。整体而言,跟这几位名流的关系还算是不错。但是,仍然有个例外。比如,刘表跟他产生心结,时常用兵力对付他,甚至还在他去世后,还立刻派遣赖恭治理交州,来偷偷纳入势力范围。这表示刘表对于张津的态度是如此恶劣,并觊觎其管理范围。

部将方面

虽说善于跟当时的名流相处,却跟部将是处于恶化的情况。尤其在担任交阯刺史之后,更是突显这个问题。由于,年年跟刘表交战,促使底下的部将们愈来愈怨恨他,而有擅自离开他的举动。最后,才会落到被部将杀害的下场。

宗教信仰

张津在治理交州这段时期,对于道教的程度达到无视圣贤的言训,甚至还废弃当今朝代制定的法律。由这二点就可以透彻地知道,他的崇拜行为是如此极端。并且,在头上裹着红头巾布、弹琴烧香,还阅读道教经典。更严重的,自以为依照这些方法就可以强化自己的兵力。反而,在最后遭来不可避免的命运。

影响和评价

在张津去世之后,刘表抢先朝廷一步,而派遣零陵郡出身的赖恭就任交州牧,暗示要把交州纳入他的势力范围之下。接着,朝廷也得知刘表因张津去世而派人治理交州的消息,而授予士燮担任绥南中郎将的诏书,请托他要观察交州底下七郡的情况。

除此之外,曾经有人用张津生前的举止来作为发表看法的参考。像是,孙策曾用张津因迷信而导致被杀的例子,来反对底下的一些将士联合为于吉求得释放的请求。不过,依照时间点而言,张津不可能比孙策早点去世。故存在着疑惑的地方。另外,薛综担心继吕岱的下任交州刺史比不上吕岱来得佳,而写《上疏请选交州刺史》给孙权提供参考。其中,有举例到张津治理交州不佳的问题所在。

东吴薛综评曰:“津小检摄,威武不足,为所陵侮,遂至杀没。”

对于张津的评价很多是负面的,但仍有人给予不错的评语。孙策认为张津会遭到他人的杀害,在于对道教过度迷信而造成。则薛综上书给孙权,其中认为张津因忽视部属的感受、对监督不严谨,以及威武不足,才遭到许多欺侮,注定逃不了被杀的命运。不过,许靖在写《与曹公书》表明向曹操拒绝投靠于其麾下时,有推荐张津是位可以协助朝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