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
表字 威硕
生卒 ? — 234
终属 蜀汉
籍贯 豫州鲁国[今山东曲阜]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卫尉 行中军师 车骑将军
爵位 都乡侯
相关人物
刘备 刘禅 诸葛亮 魏延
历史概况
刘琰字威硕,刘备在豫州牧任上之际,征辟其为为州从事。因与刘备同宗姓,有名士风流,擅长谈论,待人十分厚道,便跟从刘备四处征战,但只是作为刘备的宾客,不参与决策和行动。刘备攻下益州后,以刘琰为固陵太守。刘禅登位,封为都乡侯,以后将军的身份担任卫尉兼中军师,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中都护李严,后又升迁车骑将军。刘琰不参与管理国家政务,只是领兵千余人,经常跟随着丞相诸葛亮坐谈讽议而已。其座驾与服饰、饮食,在当时的蜀汉被誉为极为奢侈。刘琰有侍婢数十人,皆能表演声乐,又尽教她们诵读《鲁灵光殿赋》。刘琰为人性格偏执,好与人斗,得罪了不少官员。但因与诸葛亮关系融洽,所以得到相当的照顾。诸葛亮在北伐期间,为免刘琰在朝中惹事,于是让他也跟随在军中效力,但实际上无所作为。
建兴十年(公元232年),刘琰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而争吵,说了许多极为狂妄荒诞的话,终于受到诸葛亮的责备。刘琰写信向诸葛亮检讨:“琰天生本性才能不佳,本来德操品行就微薄,再加上有沉溺于酒的恶习,自先帝在世时以来,人们对我的议论指责,几乎使我身败名裂。多蒙明公您一直以来能体谅我还有忠于国家之心,容忍我身上存在秽垢般的恶习,能扶持相助,保全我渡过难关,获得现在的爵禄职位。近来喝醉了胡作非为,说话有过失错误,您又仁慈地施恩,宽容了我一时莽撞,不将送到司法官员那里审判,使得我能得以保全性命。今后我必定深切自责,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改正缺点,为国效力。以此向神灵发誓,如果以后无所作为的话,则无脸面再见众人。”于是诸葛亮遣送刘琰回成都,但保持其官位不变。
此后刘琰感到不得志,心绪不佳。建兴十二年正月(公元234年),刘琰妻胡氏入宫向太后祝贺新春,之后没有回家。据称是太后命令留下胡氏,一直过了一个多月才出宫。胡氏因为有美色,刘琰于是怀疑其与后主在宫中私通,但又无可奈何,一气之下便领卒五百军人将其妻绑缚起来,命令军士以鞋击打其妻的脸,然后将她逐出家门。胡氏随即向官府控告刘琰,因此事牵扯到后主刘禅,官府不得不将刘琰逮捕入狱。其后,为了不让此事影响到后主的声誉,估计在朝中大臣统一意见后,司法官员最后评议:“士卒不是用来打妻子的人,脸也不是可以承受鞋子的地方。”就因这个荒诞的罪名,而将刘琰斩首弃市。朝廷自此禁绝大臣妻母入朝贺庆。
三国志·刘琰传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
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随丞相亮讽议而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
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
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於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琰失志慌惚。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
演义概况
刘琰,蜀中大臣。于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登场。时蜀后主刘禅宠信黄皓,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刘琰之妻胡氏入宫为太后祝贺,太后留胡氏于宫,经月方出。胡氏本甚有美色,刘琰疑其与后主有私,便命五百军士以履挝挞胡氏之面数十。后主闻此大怒,命有司议其罪,刘琰因罪下狱,并以「卒非挞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斩首弃市。朝廷自此禁绝大臣妻母入朝贺庆。
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刘琰旧仕,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与“刘廖彭李魏杨”的比较
《三国志·蜀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是关于蜀汉“失意人物”的总传,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这几个人有着共同点:都怀才,但这些人的结局都很悲凉。刘封威胁到刘禅的皇位,却浑然不觉,终于遭到诛杀;廖立、彭羕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完全施展,流露出诸多不满而遭到贬绰;刘琰是跟随刘备东征西讨的旧仕,却因为打老婆而遭杀身之祸;魏延以勇略而临危受命、独守一方,却也是因为恨自己的才干不能尽用而终招杀身之祸;杨仪以当官显,也是因为不满而遭贬。陈寿评价道:“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从这些人的事迹可以看出蜀汉政权的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