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gy315
所有哲学体系中,形而上的讨论都离不开变与不

所有哲学体系中,形而上的讨论都离不开变与不变。有名和无名之争是国学形而上的两大派:有名则稳定不变,无名则变。

百家争鸣时期,有名派以孔子为代表,认为万物有名,既有其本性。故而万物不变,有其宿命,以此类推人也生来就有他的位置,在其位谋其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是正道。无名派则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觉得名它就是人创造出来的一个称呼,有的认为名所代表的实是会随时代变迁而变的。应用到人生也就是说,不需要被自己的出生所限制,可以适当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推荐参考资料: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原文赏析:

A. 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B. 儒: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C. 杨朱: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

D. 墨:名:达、类、私《经上》。《说》曰:名。“物”,达也。有寔必待文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寔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寔也。

------------------------------------------------------

说实话我也觉得看得懵懵的。大概是重点不突出吧。后面repeat一下重点可能会好点儿。或者可以参考一下思辨堂活动的设问方式=。=

------------------------------------------------------

其实有名无名什么的。对我来说我更倾向于D吧。这有点儿像JAVA里封装对象的概念。

墨子把名分成三类,达、类、私。

“达”是最大的类,一切“寔”必用此名;“类”是“达”更细化的分类,属于某个类的“寔”必用此名;“私”是具体于某个对象的名,是“寔”个体独有的名。

这样的名实观点比较符合我的认知。。界门纲目科属种什么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也认为ABCD的名与无名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拿来相提并论是不是有点奇怪。不知道是不是我太短浅。

A说的是宇宙起源;B说的是行事准则;C说的是客观情况;D说的是名的分类。

最后吐槽一句,讲到名实居然没有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和离坚白=。=我觉得这个和D是在一个层面上的名实,BC是一个层面上的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