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线球儿
【古建改扩建】江户时代庙宇的修缮及扩建



























>>
完整版




























原帖地址:http://www.gooood.hk/tsunyuji-by-satoru-hirota-architects.htm
基地位于街区的东北角,基地的北侧面对着学校操场和孩子们的公园。由于不恰当的扩建和绿化,这一区域的通风极其不好,且对于一座宗教场所来说,此地过于脏乱了些。庙宇的主殿在二战空袭中被摧毁,战后新的主殿在旧址上伫立起来,成为和平时代的象征,但由于当时物资匮乏,重建后的主殿并不十分牢固。介于以上两点,建筑师主要的设计工作体现在四个方面:主殿翻新;将基地北侧空置出来用于停车;住宿和办公整合在一栋新建筑内以及加建一座多功能的接待大厅。▽ 外观
▽ 东立面
▽ 北立面
▽ 墙面细部
▽ 入口细部
▽ 特殊的大门编织肌理
主殿(原有建筑,建于1949)
1949年重建后的主殿作为时代的印记被保留下来,建筑师对损毁严重的部分进行了彻底的修缮。整个建筑及其院落为洁净肃穆的气氛所环绕,已经成为当地备受欢迎的地标。
▽ 主殿及庭院鸟瞰
▽ 主殿及庭院
▽ 室内
接待大厅(新建筑)
接待大厅是供来访者休息的地方,也可作为多功能厅来使用。此外,在灾害来临时,它也是一处临时的避难所。接待大厅为访客营造了轻松舒适的氛围,且其入口直接面向场地内部的庭院。接待大厅的檐口比较低矮,能将照射进铺满白河沙的庭院中的漫射光线引入室内。
▽ 鸟瞰接待大厅及庭院
▽ 室内
祭司住宿与办公(新建筑)
住宿和办公的功能比较明确,因而作为一座独立的建筑而存在。一层是办公室和更衣间,二层是祭司的住所。一层的外墙部分使用一条条的松木板,来暗示此处曾经用以隔离停车场和基地之间的篱笆。楼上住宿部分为了保护住户的隐私而与寺庙其他的空间相分离。
▽ 办公室外墙及半室外平台
▽ 办公室
▽ 更衣室
▽夜景
▽ 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