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井》
浓密的台风云搭配着不停的风,卷走了城市的浓霾。总有一两朵云空出一点间隙,像是老房子的天井,让站在底层的人们,还能看一眼天的蓝色,然后通俗的人通俗的感慨:“啊!真蓝啊!”
分享的时候就在想,怎么叫会好呢,想着整片大地都在云下,云漏了个缝,把天井换个字过来,叫云井吧。自命词就这么出现了。
实际上,我只是大院子里的过客,天井的美,也只能看一眼,因为我要去下一间屋子努力值回票价,而大风会赶着云井去下一个地方,给下一个人看。至于本人所能做的,仅仅是在手头的活计里谋生,挣扎在对蓝天的向往,记下这些。
多余的感慨和联想,都在忙碌里消散,甚至也不能确定此时的话语是否是当时的核心,但是不烦碍我现在去推测。
我猜,那时的我是狂傲娇纵的。那时的我会这么想:
这么美得天,我只能拥有三十秒,而有的人,他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美景下面,是我没用?还是他人投胎技术好?
神灵的事情不去想了,长辈的努力也不好质疑。那么问题在哪?乍一看,就归结为自己不努力吧,这样社会就不会动荡了……无为而治的理论,在庸人手里,也只会治理知足常乐的人吧。
我每偷一秒懒,多看一眼天,想着再遇见一回云井,我下个月的生活就更紧凑些,可我还是想看。没有预见的本事,不是摄影的专家,更不是照着记忆就能刻画的画家,口舌笨拙都不会形容那一刹那自己的眼前景物,只有当时的震撼容易被简单的解读出来。我绝对会当时就停下来,开始乱糟糟的写东西,然后丢在某个地方,一如既往地。
所以我是狂傲娇纵的,即使下个月的生活也是问题的时候,还会想着不会带来一点金钱的事情,惦记着她,为之放弃现有的生活。
改变总是困难的,舒适只有短暂的。这是每一个安于生计的人,不得不谈论的事情。我不谈这个,所以我不是安于生计的。
那么,一个“我”这样的人,在面对云井能做什么呢?我来告诉你吧。
就是你在看的文章,是他唯一能做的。如果他是个画画的,他就只会画张画,写字的,就只会写写字,搞科研的大概会寻思怎么治理雾霾,行政的会考虑效益,公司会寻求利益,然后记得云井,飘走了。
挣足了钱,我们家换个星球去住!
这不是利益,不是仁义,不是礼仪,不是离异,是逃避啊。因为我的双腿不足以支持着我去追随风的步伐,所以我失去了云井的美。这是我无法逾越的鸿沟,因为我除了自己的身体之外,一无所有。
所以我还是老实上班吧,也许呢,有一天,还能生活在蓝天下呢?总要活着,才能看见,不是么?
随笔于2019/8/11
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