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形而上学定义的歪曲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这种错误定义。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8-2 13:11 编辑
前言:今天看到哲学区被拖到了施工中,不由得菊花一紧,只要做半天搬运工了。
先搬运,然后再慢慢讨论吧!`30`
正文:
字源
英语 metaphysics 或拉丁语metaphysica一词源自希腊语:μετά(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而 φυσικά(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两个字根组合起来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metaphysica的出现其实由于亚里士多德把它写于他的另一篇著作《物理学之后》。因此这编写于物理之后的著作所探讨的问题就成了现在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为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期)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
形而上学的定义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通过感知所得到的问题。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在西方,形而上学共有三个传统分支:
这种形而上学的定义只是黑格尔、马克思及其追随者的一家之言,不被国际主流学术界接受。这种通过改变一个概念的定义来对其进行批判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形而上学的争论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作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只是各持己见,而又没有交集的讨论。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形而上学的常见问题
形而上学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