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不怕冷
民族泪 中华魂
>>
完整版
“抗日路,前辈艰辛走;复兴途,我等激昂越”——我在一幅横幅前久久伫立,思绪游离……65年,抗日的征程,记载着祖辈的血泪和足迹,65年,民族的呐喊依然回响。秋高气爽,天地的开阔间上演着一季的消逝,像一场隆重的贺岁。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不是为了炫耀和报仇,而是止于铭记。不仅为了铭记历史,更是铭记一种精神。因为那是全民族的抗战,那是全中国的抗战!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汇合成了一个大大中华。怎能忘记列强“征服满蒙”的叫嚣?怎能忘记那黑色岁月里敌人惨绝人寰屠杀?怎能忘记中华的屈辱以及民族的苦难?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像一首壮丽的史诗,无数的革命前辈担负起挽救中华的重任。他们,在民族遭受耻辱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们,以燃烧的激情和鲜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他们是马占山领导的回民支队,他们更是藏族妈妈满含泪水送出的儿子,他们不仅仅作为各少数民族而存在,更作为大中华的分子而与我们并肩战斗。蓦然间,我们发现,原来他们就是我们。蓦然间,我才发现民族精神与我如此的贴近,团结、包容正是它的深刻内涵。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再到抗日战争的全民抗战,民族精神早已播下火种并且星火相传。它就像沉寂中的呐喊历经百年沉浮却犹然在耳,它更像黑暗中指引着中国胜利的道路和前进的方向。一场场伟大的抗争,刷新了中国百年的不争和耻辱,中华民族终究撕裂了黑暗的雷霆,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势力,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奇山秀水哺育着中华儿女,生于华夏这座大花园里,五十六朵奇花,扎根繁衍,展现着不同的绚烂。他们像神来之笔为中华大地增添了令世人难以言状的,不可亵渎的民族气息,进而使泱泱中国傲立天地之间,雄于世界之林。无论是战火烽烟,还是今日的安定祥和,五十六朵奇花异已经根脉相连,再难割舍。还记得这样一个名字——慕生忠。他就是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格尔木开拓者”的开国上将慕生忠。他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把最美好的华年留在了战场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浴血战斗。50年代他随解放军首次进藏,临危受命率领运输队向拉萨运送粮食,在历经艰辛,付出了30人牺牲和一万余头骆驼死亡的代价后,他终于完成任务即时把粮食运抵拉萨。但是惨痛的经历,激起他修路到拉萨的梦想。1953年,他孤身进京,力谏中央政府修建青藏公路。穿越10条河流,高原反应,机械技术不足,种种问题接踵而来,但他却坚持着,他用1220人,1200把镐,1200把铁锹坚持着,他用最朴实的行动坚持着。因为他知道交通就是生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和驼队,他硬是仅用216天,就将格尔木至拉萨段1200公里的公路全线贯通。许都年后,人们想起他,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死也要头朝拉萨”的壮志悲歌。而今,当我们乘着通往拉萨的火车,望着窗外辽远的雪山,开阔的青天,优雅的白云,往日的感动依然如新,正是像筑路工人那种不怕艰险的顽强精神才换来了民族的繁荣和昌盛。还记得这样一群人——边疆战士。他们是祖国的“国防卫士”。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驻守的人民军团,他们是天山以南漫漫黄沙中一抹鲜亮的绿,他们用铮铮铁骨扛负这保卫边疆的使命,保卫者人民的安定和谐。在炎热的夏季,一班岗,三四次鼻血,他们只是默默的擦拭。随时随地可能要去与手持凶器的歹徒搏斗,他们要冷静的面对雪亮的匕首。寒冷的冬天,他们随时准备要去面对雪灾中等待救援的人民。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燃烧着青春的热情,在遥远的边疆,他们将审核森四年埋起来,他们将个人的抱负藏在心里,他们知道“责任重于泰山”,他们知道必须有人扛枪,否则“谁保卫咱母亲,谁来保卫家?”面对相亲的感激,他们只谈谈的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对啊,正是民族团结保卫了祖国的安定,军民亲了,心儿暖了,民族团结的篇章就将永远续写下去。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团结的歌曲经久不衰,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火红的中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