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kirawes 于 2013-2-28 18:24 编辑
[flash]http://www.xiami.com/widget/3091531_1769065236,_235_346_5695c1_457cb4_0/multiPlayer.swf[/flash]
最近半年觉得很是苦闷,大多也是因为专业的问题。
从毕业算起,也半年多了。
就好像还是昨天,我在师大的校园里行走,不过可惜,我大概并没有再回去的机会。
过年的时候在网上碰到了几个同学,几乎没有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的。
觉得有些无奈,但是想想也是正常的,中国人的习惯更是迷信多过相信心理。
当年我本来可以选很多专业,无论医学、宝石鉴定,前途都是比现在的专业要好的。
不过我还是读了下来,并不是因为我对它爱的深沉。
我对心理学,说不是挚爱,但是并不讨厌。
当它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已经离不开他,习惯于它。
用它的模式去思考,给我带来的是一个新的世界。
这个专业并没有平常人想象中的那个神奇。
如果学了心理学,我就能把你看得透透的,那我岂不是变成X光机器了吗,笑。
它所讲述的不仅仅是经验,还是一种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包含了很多方向,大家看过《lie to me》的都觉得Lightman非常神奇吧,中国也有人研究微表情,不过那位教授的门槛相当高呢,不招收研究生,好像只收博士生。
市面上有些书打着心理学的名号,但是我也翻过,跟专业书籍不同,被我当小说看来着。
其实心理学并不神秘,也不是特效药。
咨询大家都知道,也许很多中年人老年人都觉得花钱找人“聊天”真是浪费,因为他们听的看的受到的教育都告诉他们没什么大病就不用看了。
我曾经在精神科室实习的那段日子,见到的,大多是相信医药,而不相信心理的人。
医生都是临床医学毕业的,他们并没有给病人做多少咨询和什么心理治疗,但是心理状态,并不是医药就能根治的。
人之所以特立独行于世,因为我们会思考,我们有思维。
每个人都是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心理都有不同的活动。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
我并不是批判医药治疗不好,相反,当人的心理状态恶化到一定状态,只是咨询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一定程度的化学治疗。
祖父母和父母,都是在医院工作的。
所以我虽然并不学医,但是我对医疗还是有相当了解的。
医药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学。
心理学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中国人都认识到这是门正在上升走向的学科,但是其实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太相信,也并不重视。
去年年末,基友跟我说她的同事自杀了。
那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人自己其实并不会绝望到没有希望,她也许不能说出口,但是她希望别人来知道,她当时是想活下去,她是想有人来拉一把的。
基友那段时间状态很不好,还得了甲亢,其实跟她自己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关系。
啰嗦的说了很多。
我们跟医学院的心理学专业有着不同。
医学院大概要学病理诊断之类的吧,相对的,我们要学的是教育学。
毕竟是师大,笑。
其实教育学对我影响也挺大的,作为一名女性,大概以后对我的孩子也会有不小的影响吧。
就先写这些吧。下次补充点推荐书籍什么的。
入门书籍:
【扫盲】TXT&PDF下载《心理学与生活》作者:理查德·格里...
我们专业必读又比较有意思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