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笙捉蝴蝶
【搬运】诗句素材汇总 之 春夏篇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蘋浪:使水中蘋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蘋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飒飒:风声。】 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闕成口号先赠交亲》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宋·李清照《蝶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子。】

金·王庭筠《谒金门》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元·胡祇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薰L忧介
因为作业君
展开Biu

因为作业君,为了表示感谢,回复的说〜#45t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