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唔……举个我身上发生过的例子给你听,就是前面那个拉着我说了一个星期5个小时电话的瓜娃子!
那个男孩是我的同学,但是这熊孩子喜欢上了一个比他大9岁,有7年婚史,2次堕胎史的女人(后来这女人又为他堕胎一次)
他们俩在一起的事情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对。(当时这个女人已经在打离婚官司,就是因为这样,两个人才在网上认识,并且,聊对眼了,还见面上床了,这个女人漂亮很会打扮,但是通过我的这位男同学的表述,这个女人的心理也是——不正常且扭曲的,至于怎么不正常底下我来讲)
但是这个男生对外坚称这个女人就是他的“真爱”不想放弃,但是又抵不住社会伦理道德和周遭人等的压力……
然后他找到了我,向我要意见,他不知道究竟该不该继续和她走下去(他甚至想到了结婚,他家挺有钱的,他名字下有房子,那个女人离婚后也有房子和车子,结婚的物质基础什么的都没有问题)。当然,我将我的原则说给他听,并且我明确的告诉他,我可以试着帮他分析他对这个女人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构成,起源是什么,但是他必须对我坦诚,而我绝对不会去为他下决定。
在这里,我觉得,咨询师在倾听包括分析解说的时候,最应当避免的就是移情效应了(这是我的理解)。我懂你说的那个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说移情是信任的开始,移情的消失是治疗的成功。
因为丫这故事里的男主角接下来每天晚上都会给我打将近五个小时的电话,不停地叙述着,一边叙述尼玛他还一边给自己做各种分析(ORZ),他是真的彻底信任我,他的移情就是把我当成了一个怎么倾诉都不会不满的“木头人”一个树洞。我觉得在这种时候,像我们这样的倾听者最难掌控就是“我到底要对他说的话假装成多有兴趣,如果你表现地非常感兴趣,可能会让有些人不自觉地加入夸张和表演的成份,如果你表现的有点不感兴趣,别人就不想对你说了也说不定(这尼玛是个技术活儿)【捂脸】
然后一个星期之后,他倾诉完毕,甚至都没等我对他下些结论,就消失了。”移情“结束,”木头人“没有用了,可以说,他被治愈了,因为他弄清楚了自己对那个女人的”爱情“是源于”性“而不是他自己蒙蔽自己的”爱“。
【私以为,对方会不会对你产生”移情“,比如依赖、比如”爱慕“,都是由你来控制的。因为你的言语、你的表现,都会对对方产生鼓励或者是抑制的影响,尤其是面对面说话的时候,并且在双方谈话的目的明确的时候】【我大胆地猜测一下,你是不是担心自己会移情到别人身上啊……因为我从来不担心别人会”爱慕“我(我巴不得呢),我只会担心自己会"爱慕”上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