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阿绽 于 2012-9-22 15:02 编辑
咳咳……首先被吓死不管我的事……
其次,不要把古人想的那么美好……【真的】
最后,希望各位能接纳我这个新人……
配饰
古人对配饰十分重视,在腰带上面往往系着许多不同的配饰。
玉佩是最重要的一种配饰之一。在上古时期就被赋予神秘色彩的玉石和人的许多道德品质相连接,如温润如玉等。拥有如此完美的品种的玉石十分受到人们的喜爱,往往被雕刻出各种各样的形态。通常被雕刻成动物和神灵,人物之像。动物玉佩是最常见的一种,在河南的殷墟一墓中就出土了二十多种动物形象的玉佩。多有小孔,以便配之。孔常钻于眼鼻角处,巧妙而画龙点睛。
神灵以龙凤为多,也有辟邪怪兽之像。人形玉佩在上古时期就已出现,但为数不多。战国之后以舞者为主。其不乏上品之作。
各类玉饰之中,以玉璧比较特殊。中开小孔,孔径小于边宽。即可做礼器又可做挂配。
上述玉器大多单独使用,古代还有组合玉佩【将数件玉器串制合并一起使用】。组配以大佩为贵,所谓大佩是用多种珠石玉器传制成一块配饰。东汉时期对大佩有一次较完全的设定,但行至汉末失传。三国时期魏朝再次拟定大佩之制,元明时期的大佩延续宋朝,有迹可循。
如果说熟悉一点的话相信各位都知道香球吧,香球是一种微型的熏香炉,古代妇女将其佩戴在身边既驱邪消灾又兼用饰物。香球通常以金银铜等金属制之,圆球状全身镂空,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分成上下两部,上部有孔,便于扣链。内部则有两个同心圆环并有一个半圆容器。香料放在这并点燃后可熏香。
顺便一提古人也会携带三件清洁卫生的器物:牙签,挖耳勺和镊子。镊子是用来清理毛发的。
还有两种是手绢和锦囊。锦囊可不是什么锦囊妙计什的其实锦囊就是现在的口袋因为古代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个物什。
[查看全文]
带饰
古代的带饰基本上是束腰的,有大带,革带,钩络带,金缕带等品种。
大带是一种用丝绸制成的腰带。裁成条状,由后向前绕在外衣上,在腰前打结。但大带也有身份的区别,像皇帝用素带,朱红里衬加花边滚烫。无论是在什么朝代,大带之制仍被继承。但进入清代后,大带之制被废弃不用。【可恶的清朝】
革带也有许多种,简单的有用熟皮制成的素带,奢华的有用带钩扣制,多用来佩戴随身的印章皮革刀剑等物。带头【带扣】多用金属制做,金银铜铁等,也有少数用玉石琉璃等材料制成。
这里就介绍两种带子,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带子的组成。
一般情况下由三件组成。带尾,带銙和带扣组成。带扣是一种连接工具,一条带上可以有一直两个。带扣形状多样,繁简不一。带銙是钉在革带上的一种片状牌饰。我们常常听见或看到古文献里写的金带,银带,玉带等其实都是革带,只是革带上钉的带銙不一样所以称谓不同。顺便一提XX带基本上都是依照带銙的种类命名的。玉銙是带銙规格最高的带子,金銙的规格仅次于玉銙。在唐宋时期,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系金銙。
明清时期,有些带子会带着香料,俗称香带。
【有些从原文中摘抄=W=】
[查看全文]
臂钏因在平时不是经常用,所以我们略过。【如果有需要可以留言】
戒指本名指环,它是套在手指上的环形装饰物。现存最早的实物距离现在四千多年。秦朝大多以环形为主,断面有圆形,方形,半圆,椭圆等多种。马镫形在环形的基础上加工,演变,其形状基本与环形相似,但外沿加工朝外,并压扁= =+嵌宝性以环形为主,上装宝石。这种戒指在西汉时期最为盛行,宝石都很名贵,如金刚石【钻石】,绿松石,琥珀珠等等。我想最早的钻石戒指就是这种吧?【歪头】
顺便一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的妇女带金戒指谐音“经戒指”,意思是来大姨妈了【大雾】,但就不知道现在的人带金戒指是什么意思呢……【碎碎念】
——————————————————————
呀嘞呀嘞懒过头了现在才来……
[查看全文]
手饰
古代常见的首饰有镯子,臂钏,戒指,义甲等。
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镯子在一万年前的。在新时期时期,人们用玉石,牙,骨头来做成 镯子。
春秋时期镯子的制作材料以金子和玉石为主,但金手镯主要是少数民族来佩戴的,玉石手镯的造型也有所发展,也雕刻纹饰。
汉代到南北朝时期主要是金属制成。西汉以铜制手镯为主,东汉和魏晋时期以银镯为主。手镯也分两种方法制成,一种是用模子浇筑之后装上宝石,雕刻花纹制成,另一种是用较粗的金丝和金片弯曲而成。隋唐之后的镯子更加精巧,并不再是封闭的圈,而带有活扣。
南北宋和金,辽的手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金银为主,环身厚实,且环身有断开。另一种是银片压制而成,镯壁较薄,这种手镯以两宋为盛。一种是将金条银条锤扁然后一个套一个弄成一串手镯。
元明清三朝的手镯更加精巧,有甚者两层制之,外附金丝,编制成龙,龙身鳞片龙头神色清晰可见,内则附金片,其体被分两节,可转动,拆卸方便。
————————————————
此更以后等过年
[查看全文]
今天给大家补一下颈饰的历史。
古代最早的颈饰,是用天然的材料制成的。其中,螺和贝是最长出现的。一方面是因为螺和贝质量较轻,而且好看;另一方面是因为螺和贝对于远离海洋的居民来说,这是十分珍贵的。
到了新石器时期的中期,玉石出现在了颈饰里。商周时十分普及。玉石颈饰款式不一,但是主要还是管状,珠状常见些。简单的就在管状玉石之间夹些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玉石,复杂的则被雕刻成各种鸟兽花纹夹杂在管状玉石之间。
除了天然材料以外,也有用金属制成的颈饰。项链就是其中之一。通常情况下项链由三部分组成:链索,坠饰和链索上的开口部分。有些会加一个搭扣,有些没有。
宋朝时期,妇女喜欢带念珠。清代妇女则有规定用的朝珠。所以至民国初期,中国的妇女都很少人带项链。
民国时期,传统服饰受外来思想的冲击,传入西方佩戴方式,大批年轻妇女佩戴项链且将项链称之为“文明链”。这种文明链大多是链条组成,由金银制成。常见的挂坠一般有两种,分别是金锁片和金鸡心【怪不得现在金子这么少呢= =】
项圈也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颈饰,详情请参照苗族妹子的脖子上的项圈。
[查看全文]
楼主发呆:
我是一个很懒的人。
常常忘记有这样一个地方,常常不更新,更新也更新很少,语言幼稚,文笔特烂,不加图让各位自个去找。
常常对不起各位。
如果你看到这个发呆的语言,证明你很有耐性,也证明你看到了楼主的真心话。
我是一个潜水党,在哪里都很少人认识我。
真的,所以我很珍惜这里。
这里的人那么好,我那么喜欢,
第一次发帖,承载着无法言语的重量。
因为不喜欢有种责任,所以一直当个旁观者。
因为不想受到冷落,不想失落,所以一直当个潜水。
每次回来都看见空空的,心里是很失落。
如果你看见了,请你留言。
作为对一个潜水的低龄儿童的小小鼓励。
请原谅我,在这里说这样一些完全不着边的话。
可是真的很想说。
我,喜欢—
在这里发过言的,看过的,每一个人。
楼主:发呆の语
[查看全文]
铀也是一种常用的首饰,通常用金银珠宝弄的,而且也经常整成花装,所以也叫花铀。隋唐时期的妇女忒喜欢带,这个时期的花铀,是前所未有的精致和漂亮。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花铀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和设计,将它更精致化。五代时期的妇女也喜欢带花铀,不过和唐代的花铀不同,她们经常是带多边形的花铀,而不是花状的……过了一段时期,还有用鸟的羽毛制成的铀,因为通常都是用翠绿色的羽毛粘的【大概是初音的葱绿色】,所以会被称为“翠铀”。
哎呀看见了吗我是好孩子的~
胜,是用金或是玉石雕琢成的饰物。在这里我们就不细细说明了。大致就是圆形的男女通用的饰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