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运自我在知乎的回答。觉得可以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模式的小例子。
让我们来细看这个问题:科学不能回答自身何以可能的问题,其核心在于以下的情况:我们如何能确定自己的认识能够准确无误地“切合”对象?换而言之,一种认识如何能确定自身与认识对象是否符合?而正如之前所言,如果我们不能知道这种认识与对象间的“符合”是否可能,那么我们同样不能知道这种“符合”何以可能。欠缺哲学训练的人会把这个问题划给生物学乃至脑科学,说这是脑器官接收眼器官的某种信号而后产生活动,然后表象出一个符合的图像BLABLA……这就是一种对问题的推移。不论生物学也好,脑科学也好,都面临着和科学一样的问题:我们甚至不能知道它们是否是可能的,怎么能拿来用呢?
甚至,我就问你,比如我眼前这个笔记本电脑吧——它怎么塞进我脑子里的?难道我要相信一个这么大的玩意能塞进我脑内的那个鳄梨色器官?或者说我脑内的那个器官能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的伸出我的脑袋去抓住这个电脑?对这个问题的一种普遍解释是,我们认识到的只是一个电脑影像在我眼-脑中的投射。而这又面临以下问题:这个表象和物自体凭什么是符合的?而针对表象的研究为什么能被断言是“真实”的?对于黑客帝国里的某人来说,在母体中的生活比现实世界“真实”的多,这种情况又怎么说?
精简一下来说是这样的:
我认为那个问题可以呈现出两种姿态,其一追问的是“科学与终极意义的关系”,这是一个关于“What”的问题,其二追问的是“科学何以可能与终极意义展开关系”,这是一个关于“How”的问题。然后我试图说明的是,针对第一个“what”的问题,科学不能说明自己与终极意义的关系,至少目前为止的科学不能,这是它的方法论决定的;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同样提出了我的看法,这个看法就是:“科学何以可能与终极价值产生关系”,包含在“科学自身何以可能”这个问题中,所以通过分析后者,可以为解答前者打开道路。 然后我的看法是,科学自身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但这不代表这个问题是无法解答的,恰恰相反,康德和胡塞尔最后都在自己的语境下解答了“科学何以可能”这个问题。但就胡塞尔而言,最后的那一层是直观的而非证明的。
本质主义-存在论的思考方式是这样的——我要先是个人,然后我才能是个好人; 而实存主义-神学的思考方式是这样的——我要先是个好人,然后我才能是个人。这想要说明的是,实存主义强调个体如何在生存活动中实现自身。在此基础上,对比本质主义的单一化、固化的倾向,实存主义同时强调个体向着未来的开放,说白了,强调个体的丰富多彩的可能性。 这也就是萨特还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先于本质”。 下面来关注一下二者的目的。不论是实存主义还是本质主义,最后要追问的都是一个超越/先验的东西。总的来说是这样的:
海德格尔:今天各种科学已经接管了迄今为止哲学的任务。……哲学消散在几种特殊科学中了:心理学、逻辑学、政治学。 《明镜》记者:那么现在谁占据了哲学的地位呢? 海德格尔:控制论。这一段话很简要地说明了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变:在前期的《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考察了一种由上手用具/工具组建构成的周遭世界,在现在已经必然地下堕为纯粹的技术世界。技术以一种”格置“(Gestell)组织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也已这种方式重构着世界。这使世界丧失了其他多种可能具有的意义。技术的本质,也就是”格置“,使得一种精确计量的理解方式压倒了其他的理解方式(如《世界图像的时代》里揭示的那种以图像来理解世界的方式),世界丧失了其他的可能的意义。 世界要完蛋啦! 海德格尔在后期要做的其实是这样的一种努力:哲学是否还能担当起在历史上曾经的职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揭示出人类或世界应该走的道路,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或多或少的拯救世界? 你没看错,确实是拯救世界。 海德格尔的方式是这样的。他通过训诂,得出”真理“这个词在思想史上的演变历史。从而得出结论:真理的原义经过长时间的误用,已经从其原来的意义——去蔽——下堕成为简单的符合论。这是从柏拉图开始的,而其完成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模式。说到这里,也无怪乎很多科学主义者会谩骂海德格尔:说我们是劣等的,何其无知,何其可恶,何其跳大神? 但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事实就是如此。 真理的发生方式有两种: 其一,发生为存在之真理; 其二,发生为存在者之真理,科学、技术是这种真理的发生形式,明显在价值上逊于前者。 怎么,不能理解?让我举个例子。 当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向妹子表达爱意的时刻。这个时候,摆在你面前的可能会有两种选择。 一是把心中的所有东西赤裸裸地倾吐出来。我爱你,爱死你了,每天入睡前都想着你撸管。 ——这说的确实是大实话,但总觉得有点不对头。这对应存在者之真理的发生方式。 二是,欲言又止,二人眼波流转,你侬我侬,但是万事尽在不言中。 ——这是存在之真理的一种形态,一种遮蔽的形态。 可能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像夏目漱石那样——你说了句什么,但说出来的不是赤裸裸的东西,而是说了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今晚夜色很美“。但要表达的东西都充盈在这句话里了。 ——这也是存在之真理的形态。不过它略有别于前者,是以开显的方式发生的。也就是说,存在之真理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显,是去蔽;二是隐,是遮蔽。这可以对应阴和阳来理解。 而或显或隐的存在之真理,其发生的方式又有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