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Stebloom
【哲学·西方向·科普】时间旅行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8-2 13:35 编辑

时间旅行英语Time travel),或称时空旅行时光旅行穿越等,泛指人或者其它物体由某一时间点移动到另外一个时间点。事实上,所有的人都顺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自然前进,所以时间旅行单指违反这种自然时间变化的方式:要不就是大幅度的前往未来,要不就是回到过去。

时间旅行常常作为戏剧或者小说中,将人物放在不同时空中的手段。科幻小说中也常常会以时间旅行作为主题。

物理上,会以时间旅行作为思想实验的工具,来检验一些理论(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可能产生的推论。现在人类还没有时间旅行的能力,也没有任何成功的实验,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指出20世纪末物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包含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不违反目前已知的物理理论,只在少数特例下无效。

目录[隐藏]

  • 1 时间旅行的科学理论

    • 1.1 使用虫洞

  • 2 虚构作品

    • 2.1 文学
    • 2.2 电影
    • 2.3 电视剧
    • 2.4 电子游戏
    • 2.5 动漫

  • 3 时间旅行机器
  • 4 参考文献
  • 5 参见

[编辑] 时间旅行的科学理论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在某些状况下,比方说在不同的速度、重力下,两个物体之间时间流动的速度会不同。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的时间旅行。但是这类的方式,只能让你前往未来,而不能让你回到过去。这种单方向的时间旅行与传统上在科幻中的典型“时间旅行”并不相同。科幻中的时间旅行往往会有较多的自由度(当然为了戏剧性,也会有所限制)。

根据狭义相对论,时间是可以伸展和收缩的,视观察者移动多快而决定。举例,假设A 在纽约登机飞到里约热内卢,然后马上再飞回纽约,而B 则一直在纽约肯尼迪机场里。这趟旅程所费的时间对于A 和B 并不相同,对A 而言,实际上所花的时间会更少。在一九七一年时,物理学家哈菲尔(Joe Hafele) 和基廷(Richard Keating) 做了证明。他们将高度精确的原子钟放在飞机上绕着世界飞行,然后将读到的时间与留在地面上完全一模一样的时钟做比较。结果证实:在飞机上的时钟走得比实验室里的慢。物理学家将因运动而造成的时间减缓称为时间膨胀效应:当运动速度越快,时间变得越慢 (相对静止不动),当运动速度到达光速的一半时,时间会减慢约13%;当到达99%光速时,时间会慢约86%,即1分钟会减少成约8.5秒。

以上对于运动跟时间的效应的说明,跟时间旅行有什么关系呢?以下引用孪生子来做进一步的解释:莎莉和山姆是一对孪生子,他们决定测试爱因斯坦的理论,所以莎莉在2001年登上火箭,以99%光速飞向10光年之外的恒星,山姆则待在家里。当莎莉抵达目的地时,立即掉头,并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地球。以山姆来看,这趟旅程的时间长短为地球上20年,但是莎莉所经历的时间却不同。对她来说,这趟旅程还不到3年,所以当她回到地球时,她发现时间已变为2021年,而山姆比她老了17岁,她们不再是孪生子了。事实上,莎莉已经被送到山姆17年后的未来。若是速度够高,比如以99.99999%的光速旅行,不到6个月的时间,便可到达AC3000年了。 (目前地球上最快的太空船只能到达0.01%光速。)

速度只是扭曲时间的一种方法,重力则是另一种方法。爱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将重力场对时间与空间的影响包括在理论中。如将数字代入爱因斯坦的理论中,会发现地球本身的重力造成时钟每300年慢1微秒。一九七六年,维索特(Robert Vessot) 和列文(Martin Levine) 从西维吉尼亚州将一枚载有氢迈射时钟的火箭发射到太空,然后在地面上仔细监控。几个小时后,火箭坠落进大西洋,而上面的时钟比地球的时钟多出了约0.1微秒。如果可以神奇地将地球挤压到一半的大小 (保留所有质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将变成2倍大,时间的扭曲也会变成2倍大。如继续挤压下去,当地球的半径变成0.9厘米时,时间将会 “保持静止”,没有东西可以逃脱!

要将地球所有质量压缩成1立方厘米当然令人匪夷所思,但在天文物理学中,确实会发生这种惊人的压缩,例如“中子星”。天文学家已确认在典型中子星表面上的时钟,会走得比地球表面上的慢30%。若能够从中子星表面望回地球,将会看到地球上的事情加快速度,就像是快速放映录像带节目一样,不过在中子星附近的事情,看起来还是很正常。

质疑时间旅行的人,多半会提到祖父悖论。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你回到过去杀了你的祖父(在你父亲出生前),你还会存在吗?但关于这种说法,也有人提出了历史一致论(consistent history)、命定悖论(Predestination paradox) 和多重宇宙理论(multi-universe)来作为解答。否定时间旅行的人也会指,如果未来的人能够回到过去,那么我们应该早就看到很多从未来回来的观光客了;但这种理论是较没有任何依据性的。

虽然目前时间旅行还没有任何实质的科学证据,但同样的,目前的物理也还无法排除(能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编辑] 使用虫洞理论上透过虫洞与负能量即能达成所谓的时间旅行,但仍有其限制,那就是无法回到时光机被制造前的时间。[来源请求]

[编辑] 虚构作品[编辑] 文学关于时间旅行最有名的科幻小说当属威尔士的《时间机器》。提到时间旅行的科幻故事也不计其数,中文小说如卫斯理之《迷藏》;在其它类别的文学中,奇幻类如《哈利波特》,武侠类如《寻秦记》等,时间旅行对故事发展相当重要。另外在轻小说《凉宫春日的忧郁》及其后续相关作品当中,主要角色之一的朝比奈实玖琉亦是一名时间旅行者。 现在,网络小说中也有大量的时间旅行的元素(穿越),比如《唐朝好男人》,《回到明朝当**》,《**》等

[编辑] 电影有关时间旅行的电影很多,这里提出一部份,

  • 哆啦A梦电影版系列》
  • 时光倒转70年
  • 回到未来》三部曲
  • 时间机器》(有多部电影版本)
  • 时间线
  • 終結者》系列
  • 穿越时空爱上你》 Kate & Leopold 2002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逃犯》等
  • 未来总动员
  • 超时空要爱
  • 上海滩赌圣
  •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 奥特曼》,附:主要是平成三部曲的《奥特曼》系列,其中时间旅行的角色比较重要的是:《超时空大决战》、迪迦49集、盖亚第一集×(貌似)
  • 超时空大决战
  • 时光倒流七十年》(又名《似曾相识》)
  • 蝴蝶效应
  • 黑洞頻率
  • 星舰奇航记》电影版系列:《抢救未来》、《日换星移》、《战斗巡航
  • 时凶感应
  • 凉宫春日系列
  • 穿越时空的少女
  • 不能说的秘密
  • 超时空要塞
  • 时空旅人之妻
  • 波斯王子:时之刃
  • 战国自卫队1549
  • 战国自卫队 关原之战
  • 天军
  • 隋朝来客
  • 时空战警
  • 东京少女
  • BALLAD 无名的恋曲
  • 穿越时空! 地下铁
  • 超时空泡泡机
  • 功夫灌篮

[编辑] 电视剧
  • 宫锁心玉
  • 时空怪客》 (Quantum Leap)
  • 星舰奇航记》电视剧系列
  • 异世奇人》 (Doctor Who)
  • 超疑特工》 (Torchwood)
  • 寻秦记
  • 九五至尊
  • 回转干探》(Life on Mars)
  • 求婚大作战
  • 回到未嫁时
  • 终极一家》(The X-Family)
  • 终极三国
  • 仁医
  • 超能英雄》(HEROES)
  • LOST档案》(LOST)
  • 隔世追凶
  • 古灵精探》(疑似模仿求婚大作战般回到过去)
  • 超人佳亚》(第32集:见得到的未来)
  • 新未来战士》(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
  • 巴不得爸爸...》(由吴卓羲饰演的楚 慈,于第1集因为时空错乱而回到1960年代)
  • 第二回合我爱你
  • 神话
  • 《幪面超人》系列,其中以时间旅行为主线的作品,有《幪面超人电王》、《幪面超人Kiva》、《幪面超人DECADE》这三部。部份剧情出现的有《幪面超人龙骑》、《幪面超人Kabuto》、《幪面超人Odin Time vent》、《幪面超人Hyper Kabuto Hyper Clock Up》。

[编辑] 电子游戏
  • 超时空之钥
  • 时空幻境
  • 龙骑士4
  • 红色警戒系列
  • 恋姬†无双
  • 雷顿教授与最后的时间旅行
  • Steins;Gate
  • 轩辕剑外传 苍之涛
  • Ever17 -the out of infinity-
  • Remember11 -the age of infinity-
  • Singularity

[编辑] 动漫
  • 哆啦A梦》、作者:藤子·F·不二雄
  • 次元舰队》、作者:川口开治
  • 《蓝洞》、作者:星野之宣
  • 家庭教师HITMAN REBORN!》、作者:天野明
  • 夏日风暴》、作者:小林尽
  • ×××HOLiC》、作者:CLAMP
  • Tsubasa翼》、作者:CLAMP
  • 寒蝉鸣泣之时》、作者:07th Expansion
  • DNA²》、作者:桂正和
  • 龙珠二世》、作者:鸟山明
  • 洛克人网络保卫战》、作者:Capcom
  • 妈妈是小学四年生》、作者:矢立肇
  • 为食龙少爷》、作者:芝风美子
  • 跳跃吧!时空少女》、作者:筒井康隆
  • 凉宫春日的忧郁》、作者:谷川流
  • 魔法老师》、作者:赤松健
  • 蜡笔小新》、作者:臼井仪人
  • 胆小狗英雄》、作者:John R. Dilworth
  • Ben 10
  • 烈火之炎》、作者:安西信行
  • 德克斯特的实验室
  • 《杰克武士》
  • 爱酷一族
  • 《校园娇娃》
  • 《飞跃颠峰 gunbuster》
  • 未来小子
  • 奇天烈大百科
  • 魔法咪路咪路》、作者:筱冢广梦
  • 犬夜叉》、作者:高桥留美子
  • 杰森一家遇见摩登原始人
  • 飞哥与小佛
  • 海绵宝宝
  • 怪博士与机器娃娃》、作者:鸟山明
  • 奇迹之子》、作者:小山由
  • 《时空眼》、《超越时空眼》、作者:长谷川裕一
  • 美少女战士》;作者:武内直子豆钉兔30世纪回到20世纪
  • 游戏王5D's
  • Steins;Gate》、原作:5pb./Nitroplus
  • 魔法少女小圆☆魔力

[编辑] 时间旅行机器
  • 时光机,日本漫画作品《哆啦A梦》中的道具。
  • 时光机,日本动漫作品《七龙珠Z》中的产物,操控者为杜拉格斯以及斯路
  • De Lorean Time Machine,美国电影回到未来中的装置或载具。
  • 十年后火箭炮,日文动漫作品《家庭教师HITMAN REBORN!》中的产物,可使自己和十年后的自己交换,时限为五分钟,未来篇则到了九年又十个月后。使用者及拥有者为蓝波。
  • Den Liner,特摄假面骑士电王中持有车票的话便可登上的电车,有穿越时间的能力

[查看全文]
归Stebloom
【哲学·西方向·科普】形而上——精神哲学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8-2 13:42 编辑

心灵哲学,又称精神哲学,是一门研究心灵哲学,研究的课题包括了心理事件、心理功能、心理性质、意识以及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虽然有很多有关心灵的课题都与肉体无关,但是大众总认为“心灵与肉体的关系”是核心的研究对象。[1]

二元论一元论是讨论“心灵与肉体的关系”最主要的两派思想。二元论可以追溯到西方的柏拉图[2]亚里士多德[3] 、东方古代印度哲学瑜伽数论派[4],而现代最具代表的定义则是由17世纪勒奈·笛卡尔所给的。[5]实体二元论主张心灵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性质二元论主张心灵是一组特性而非独特的实体,这些特性从大脑产生出来,而又不可还原为大脑本身。[6]

一元论最早由西方的巴门尼德提出,一元论的现代定义由巴鲁赫·斯宾诺莎提出,主张在本体论的框架下心灵与肉体本来是一体的。在东方大致上类似的思想有印度教婆罗门教老子道家[7] 物理学家强调世上只有物质并由物理理论所解释,随着物理理论不断演进,最终将会能够解读心灵。唯心论者则认为世界上只有心灵存在,外在世界除了心灵,便是心灵所产生的幻觉。中立一元论者坚守一个立场,就是存在着一种中立的实体,物质与心灵都是这个实体的性质。在20世纪到21世纪,物理主义衍生了很多不同的思想,譬如行为主义类型物理主义无法则一元论(anomalous monism)和功能主义[8]

在认同心灵不能独立于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大部分现代心灵哲学家采纳还原物理主义或者非还原物理主义的立场。[8]这种手法在科学领域中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社会生物学演化心理学神经科学[9][10][11][12]

其他哲学家则采纳了非物理主义的立场,挑战物理主义认为心灵纯粹由物理方式构成的观念。还原物理主义的支持者坚称所有精神状态与特性最终可以由生理学过程与状态以科学方式解释。[13][14][15]非还原物理主义的支持者辩称,虽然脑袋是整个心灵的所在地,用于精神描述和解释的谓词词汇是不可缺少的,但并不能简约为语言物理学中较低级别的解释。[16][17]神经科学的发展帮助了人类弄清部分问题。可是,他们与答案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现代心灵哲学家继续以自然主义的方式为精神状态与特质中的主观质素与意向找寻答案。[18][19]

心灵与肉体的问题

心灵与肉体之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解释心灵或心理过程与身体状态或过程之间关系的问题。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可证明的,例如,我们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取决于刺激,这些刺激从外部世界通过我们不同感觉器官抵达大脑,并且改变了大脑的状态,最后最主要的是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快乐或者不快乐。

譬如,当某人渴求一片披萨的时候,这种欲望可能使他的身体向某种状态移动,直到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问题就是,这些意识经验怎样从大脑灰色神经组织的电化学物质产生出来?[8]同样,某个人的信念和欲望是如何促使他的神经细胞发放信息,并且使他的肌肉在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运作的呢?至少自从笛卡儿以来,这便是一些主要的困扰著认识论学者与心灵哲学家的迷题。[5]

[编辑] 二元论的解答心物二元论是探讨精神物质关系的理论,其宣称一般精神现象在某方面是指非物理现象。[6]心物二元论的首次展述可以追朔到公元前650年印度哲学的数论学派瑜珈,他们认为世界被划分为灵魂(Purusha) 与自性(prakrti)。[4]特别是波颠阇利的瑜珈经典展示了对心灵本质的分析。

在西方的哲学,早期关于二元论的讨论见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2][20]可是,最多人认识的二元论则是笛卡儿的版本,其主张心灵不是物质。[5] 笛卡儿是首位清晰地辨识到伴随心灵的意识自我意识,并且指出大脑是智慧的所在地。他是首位能够清楚陈述心灵与肉体的问题。这个表达方式仍然被使用至今。[5]

[编辑] 二元论的争议二元论的主要争议对大部分未受哲学训练的人来说是直觉是常识。当被问及心灵是什么的时候,一般人会以自我人格灵魂来表达答案。他们都不认为心灵就是脑袋,并觉得只是玩弄本体论中的某个东西。[6] 大部分现代的心灵哲学家这些直觉像其他的容易产生误会,应该利用我们吹毛求疵的能力,配合来自科学的完全可经验的证明,来检查一下这些假设,是否有真凭实据。[6]

其他非常重要的支持二元论的论调就是心灵与物质看似拥有非常不一样,甚至互相矛盾的特质。[21]对于它们来说,心理事件有着一些主观质素,而物理学事件则明显没有。譬如,被烧伤的手指感觉到什么?蓝色的天空看来像怎样?优美的音乐是怎样的?心灵哲学家把它们称呼为心理事件的主观面貌-感质(qualia)。[21]譬如痛楚的感觉等等,常常在心理事件中发现感质。这些感质难以被简单化为其他物理学性质。[22]

[编辑] 相互作用二元论

在1648年,由法兰斯·哈尔斯所画的勒奈·笛卡尔的画像

相互作用二元论,或简称相互作用主义,是二元论的特殊形式

[编辑] 二元论的其他形式

二元论的三个派别。箭号表示了因果关系。未有显示性质二元论。

[编辑] 精神–身体问题的一元论解答

斯宾诺莎

一元论二元论相反,提倡只有一种基本物质。今天几乎西方哲学一元论的所有形式都是物理主义[8]

[编辑] 行为主义同一理论 机能主义 非化约物理主义 精神–身体问题的语言学批评[编辑] 自然主义及其问题物理主义的论点是精神是物质(或物理)世界的一部分。

[编辑] 感质主条目:感质

很多精神状态都拥有由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主观地经验得到的性质。[22]

[编辑] 意图

John Searle - 最有影响的精神哲学家之一(Berkeley 2002)

精神哲学与科学 神经生物学生物学的理论背景,大体上与现代自然科学一样,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物理过程被认为是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基础。

计算机科学心理学 欧陆传统的精神哲学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讨论了3种不同的精神类型:主观精神(个体精神)、客观精神(社会、国家精神)和绝对精神(所有概念的统一体).[23]

在现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是在回应或者反对这种黑格尔传统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两个主要学派。现象学,由胡塞尔创立,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心智的概念以及现象性逻辑如何塑造我们的经验。[24] 存在主义,是萨特领军的一个学派,它关注经验的内容以及精神与这些经验的关系。[25]

Ron McClamrock尽管不很出名,但是确实一个重要的精神哲学和认知科学家,他试图综合这两种传统。从Herbert Simon处取经,并且也受诸如Maurice Merleau-Ponty和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主义现象学观念的影响, McClamrock提出,通过抽离它,甚至把它当作是一个分离的经验性物体一样来检视,在其中他自己已经不是一个综合体,人的生存条件使他不可能这样来理解自己。[26]-->

[查看全文]
归Stebloom
【哲学·西方向·科普】形而上学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8-2 13:11 编辑

前言:今天看到哲学区被拖到了施工中,不由得菊花一紧,只要做半天搬运工了。

先搬运,然后再慢慢讨论吧!`30`

正文:

字源

英语 metaphysics 或拉丁语metaphysica一词源自希腊语:μετά(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而 φυσικά(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两个字根组合起来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metaphysica的出现其实由于亚里士多德把它写于他的另一篇著作《物理学之后》。因此这编写于物理之后的著作所探讨的问题就成了现在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为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期)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

形而上学的定义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通过感知所得到的问题。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在西方,形而上学共有三个传统分支:

  • 本体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自然神学——研究或众神及关于神的问题。
  • 普遍科学(哲学逻辑)——研究第一原则,当中引发其他的询问。例如:非矛盾定律。在特定的范畴下,一个客体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

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形而上学定义的歪曲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这种错误定义。

这种形而上学的定义只是黑格尔、马克思及其追随者的一家之言,不被国际主流学术界接受。这种通过改变一个概念的定义来对其进行批判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形而上学的争论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作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只是各持己见,而又没有交集的讨论。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形而上学的常见问题

  • 什么东西用作维持物体的性质?物体外在性质改变后,该物体是不是还是同一个物体?什么东西支撑着它是同一个物体,还是已经是不同的物体?
  • 如何维持其同一性?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个我,是因为灵魂相同还是身体相同?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 因果关系。是不是凡事有因果关系?是不是因已经决定了果?人有没有自由意志?第一因是什么?
  • 世界的起源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地水火风、理气?还是原子
  • 物体能否从虚无存在又从存在到虚无?

形而上学的分支

[查看全文]
翼汐羽
【哲学·东方向·我思】我们从何而来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8-2 13:35 编辑

哲学三大命题~

[查看全文]
fanghy12345
【哲学·西方向·滔滔】哈佛哲学课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8-2 14:04 编辑

中美不同的哲学课,美国讲师不会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人去思考,比现在大学中的马哲好多了!!

~29!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0549793.html

[查看全文]
归Stebloom
【哲学·西方向·科普】机械论【楼主部分自翻和感悟以及解...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8-2 13:45 编辑

前言:机械论的接受度还可以,应该算作内心前五的吧。残念中文维基没有找到对应的。

不知道是不是关键词不对?只好从英语维基上搬运了。

如有侵权马上删除。`83`

正文:

Mechanism is the belief that natural wholes (principally living things) are like machines or artifacts, composed of parts lacking any intrinsic relationship to each other, and with their order imposed from without. Thus, the source of an apparent thing's activities is not the whole itself, but its parts or an external influence on the parts.[1] Mechanism is opposed to the organic conception of nature best articulated by Aristotle[2] and more recently elaborated as vitalism.

The doctrine of mechanism in philosophy comes in two different flavors. They are both doctrines of metaphysics, but they are different in scope and ambitions: the first is a global doctrine about nature; the second is a local doctrine about human beings and their minds, which is hotly contested. For clarity we might distinguish these two doctrines as universal mechanism and anthropic mechanism.

[查看全文]
归Stebloom
【公告】分类肿莫分?如何在本版起名以及初步的规则XD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媚_者无疆 于 2011-11-12 03:16 编辑

0.先要分类!

1)公告算——基础

2)理论介绍,和讨论的——基础

3)一句话的讨论——拾句

4)一篇文章的讨论和共享——拾篇

5)发书,发视频,发资料——资料

6)讨论一个话题,一种现象——思辨

1.起名:

打个“【】”在其中填上两个字的提炼语,或者XX+XX的形式,比较容易分类。

看上去整齐点。

2.版规:

目前只是初步

1)可灌水,但是不盖水楼。

2)可辩论,欢迎辩论,但是不准掐架。

掐架标准:

1* 脏话粗话

2*人身攻击,种族歧视

3)各种搬运建立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上。最好附上什么侵权删除之类的话。

好吧,就这样啦~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高兴

虽然不能盖水楼,但是可以开思辨楼,大家有什么问题想要讨论的都没有问题~

还是那句,如果想要神马fan@qiang资料,英语的也可以,都可以拜托我查找。`76`

欢迎光临,哲学区~`56`

[查看全文]
归Stebloom
【国学·古典向·科普】【转载】庄子·内篇·大宗师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2-8-2 13:47 编辑

前言:我很喜欢庄子,甚至超过老子。

但是,我从不看别人的解释,或者说是阐释(并不是指译文)

人心生万物,我想要得到的是自己内心的答案和见解,虽然可能不是正确的,或者是谬误的。

但是却这样任性着。读之千遍,其意自现。

在此附上原文和译文,和别人的阐释,原文可细读,译文或者阐释只是表达别人的意见,请各位不要被蒙蔽了。

世界是你看到的样子,是你感觉到的样子。不是别人的。

正文: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旡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故圣人之用兵也,**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夫道,有情有信,旡为旡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官;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旡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旡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旡古今;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旡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逐相与为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旡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旡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之〕大冶铸全,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旡相与,相为于旡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旡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旡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旡以命之,彼何人者邪?」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内外不相及,而丘使汝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旡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子贡曰:「敢问其方。」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旡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旡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旡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旡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巳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巳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旡损心,有旦宅而旡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许由曰:「不然。夫盲者旡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旡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意而子曰:「夫旡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许由曰:「噫!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吾师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旡好也,化则旡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旡私覆,地旡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查看全文]